山西省政府近日向全省通報,對截至5月15日逾期未辦結網民留言的古交市、定襄縣、孝義市、晉城市、絳縣予以通報批評,并責成被通報縣市向山西省政府和上一級市人民政府寫出書面檢查。(2009年06月03日京華時報)

  近年來,隨著網絡日益普及,不少政府和部門網站都在其網站上設立有電子信箱方便百姓咨詢、反映問題。與部門網站相比,政府網站可能關注的人更多一些,許多網友喜歡在上面暢談自己對某領域、某行業(yè)和某地方經濟發(fā)展的看法,反映自己在實際生活中遇到的不平之事、不公平待遇,甚至對一些部門和工作人員的工作作風、工作方法進行投訴的批評。從老百姓的角度來講,他們肯定希望他們反映的問題和意見能得到重視,能有專門的人員對他們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認真地查看和整理,及時轉送有關領導和部門,并認真做好督辦工作,做到“事事有答復,件件有回音”。

  事實上,作為政府和職能部門,通過網絡留言渠道,也可以及時地發(fā)現(xiàn)我們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和不足,從而有針對性地加以改進,而且可以從中了解掌握基層存在的大量具有苗頭性、傾向性、隱患性的信息,從而使政府及相關部門及時知曉隱患、化解隱患,防患于未然,實現(xiàn)政府與群眾之間雙向的交流。這也是傾聽百姓訴求,解決民生問題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渠道。正如山西省前省長王君所說的那樣:“工作得好不好,實際上是對人民群眾的態(tài)度問題、群眾觀念樹立得牢不牢的問題。”

  然而,一些地方政府和職能部門對網民留言工作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實踐中態(tài)度冷漠、有令不行、政令不通。有的政府和部門網站沒有設“留言”一欄,讓網民有意見和建議也無處反映;有的雖然設了,但猶如聾子的耳朵---擺設,長期無人打理;還有的,就像報道中所說的那樣,對政府領導批示轉辦的網民留言不予及時核實、處理與上報,致使網民反映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嚴重影響了政府形象。

  網民留言的辦理工作,是政府與廣大人民群眾聯(lián)系的窗口,是一項嶄新的工作,代表著政府的形象。在新形勢下,通過網絡吸納民智、接受監(jiān)督,做好網民留言辦理工作,已成為各級政府創(chuàng)新執(zhí)政方式、提高執(zhí)政能力的需要,廣大群眾對此寄予很大期望。各級、各部門必須高度負責,認真對待,慎重處置。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