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糖葫蘆起源于宋朝盛行于清代及民國時期,其中不乏眾多文人對冰糖葫蘆贊口不絕;它不僅好吃,而且十分好看,紅彤彤的山楂果按大小排列串在竹簽子上,外面裹著晶瑩透明的糖稀,一串串插在稻草架子上,好似一棵結滿碩果的小樹,甚是誘人。

曾有光緒年間“竹枝詞”言道:“雪晴滿路是泥塘,車畔呼兒走不忙;三尺動搖風欲行,葫蘆一串蘸冰糖?!鼻迥┟癯醺徊於爻纭堆嗑q時記》中便有冰糖葫蘆的記載:“冰糖葫蘆,乃用竹簽,貫以山里紅、海棠果、葡萄、麻山藥、核桃仁、豆沙等,蘸以冰糖,甜脆而涼。茶樓、戲院、大街小巷到處可見?!辈粌H生動形象的體現出了糖葫蘆的外觀,同時也寫出了冰糖葫蘆的味道。
民國時陳蓮痕所著《京華春夢錄》則稱:“歲朝之游,向集廠甸?!薄捌扰d闌游倦,買步偕返,則必購相生紙花,乃大串糖葫蘆,插于車旁,疾駛過市,途人見之,成知為廠甸游歸也。”梁實秋先生曾在《雅舍談吃》中寫道:“北平糖葫蘆分三種,一種用麥芽糖,北平話是糖稀,可以做大串山里紅的糖葫蘆,可以長達五尺多,這種大糖葫蘆,新年廠甸賣的最 多?!x開北平就沒吃過糖葫蘆了,實在想念。”由此可見,冰糖葫蘆曾是老北京入歲時逛廠甸的標志?!?/span>

冰糖葫蘆之所以延續(xù)近千年歷史,是以味道獨特取勝;為傳承和保護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蜜小鳳從產品口味,儲存方式,銷售形態(tài)等多元化層面,對冰糖葫蘆進行一系列革新升級。蜜小鳳冰糖葫蘆,采用傳統(tǒng)冰糖葫蘆和冰淇淋相結合,既有對古代飲食文化的繼承與創(chuàng)新,同時將中西飲食文化相互融合,滿足不同人群口味,使極具中國文化韻味的街頭小吃,又保持了其最原始的味道。

蜜小鳳讓新一代兒童、年輕群體接受并了解冰糖葫蘆,讓傳統(tǒng)食品走進千家萬戶生活,讓文人墨客的情懷帶進日常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