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日前發(fā)布了《中國法治發(fā)展報告NO.82010版法治藍皮書》,其中,《中國地方政府透明度年度報告(2009年):以政府網站信息公開為視角》(以下簡稱“報告”)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法治國情調研組(以下簡稱“調研組”)于去年11月9日至12月15日對中國43個省會城市和較大市的政府門戶網站進行集中調查,對中國部分地方政府網站公開政府信息的情況進行調研、測評和分析。調研發(fā)現(xiàn),一些政府門戶網站履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guī)定的情況不好,不少政府網站存在信息不集中、網站信息獲取不方便,個別政府網站只重形式不重內容等問題,按照我們設計的測評指標,43個城市中半數(shù)以上不及格。(2月22日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據(jù)統(tǒng)計,2008年度,中央部委政府網站的普及率達到了96.1%,省市政府網站普及率為100%,地市級是99.1%。由此可見,電子政務已經成為目前信息化建設的重點,也是服務地方經濟發(fā)展的助推器。

  政府門戶網站是政府面向社會的窗口,是政府部門開展政務公開和網上辦公的重要平臺,是政府密切聯(lián)系群眾、獲取公眾認可、提高執(zhí)政能力和服務水平的重要渠道,是推進政府管理方式創(chuàng)新,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舉措。如今網絡已經普及到千家萬戶,群眾關心政府,希望能及時了解政府的工作和新措施新政策。政府門戶網站不僅是窗口,甚至可以說是政府面向廣大群眾建立起來的一個公開的辦公室。這個“辦公室”的目的就是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和政府業(yè)務活動相結合,建立一個廉潔高效的、群眾滿意的政府。廣辟渠道、公開暢通,更廣泛地反映社情民意,是政府門戶網站體現(xiàn)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表現(xiàn)。

  但是,現(xiàn)實情況是一些地方政府將政府門戶網站作為一種形象的擺設,正如一些網友憤青的那樣:“空有其表,要之無用”、“空城計”、“政府網站只是有關部門的裝飾品”、“政府網站也成‘山寨貨’”……這說明某些地方政府“以政府為中心”痕跡依然很重,“以用戶為中心”的意識還沒有建立。如果不從根本上擺正為人民服務的位置,充分尊重公民表達自己意愿的權利,不廣開言路、從諫如流,那么網絡這個政府傾聽民意的新渠道,也許會淪為一些官員作秀的另一個舞臺。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毛壽龍指出,鼠標一點看似輕松,如果搞不好,政府形象卻可能受損。

  《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19條中明確規(guī)定:“行政機關應當編制、公布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并及時更新?!敝袊鐣茖W院法學研究所公布的調研報告,43個城市政府門戶網站中半數(shù)以上不及格,信息時代如果讓政府門戶網站成了“畫在墻上的門”,那將是政治文明建設的極大悲哀!中國各級政府門戶網站,何時不再在成績單中掛“紅燈”呢?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