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網絡發(fā)言人平臺一歲了

  南方日報訊 “一環(huán)噪音擾民問題”,這是去年5月12日,佛山市政府網絡發(fā)言人平臺試運行網民發(fā)的第一個帖。13天后,“twinspirit”回應道“問題已轉交環(huán)保局跟進”。一年后,已出現這樣的問答對話:“謝謝,我再了解一下?!薄安豢蜌?,這是我們應盡的工作職責。”

  在政府網絡發(fā)言人平臺之外,佛山民間“網絡江湖”中還活躍著一批“部門ID”,如公安主持人、社保博士分別是公安局、人社局部門建立的專門ID,作為部門與網民間的信息橋梁。在打造服務型政府征途上,網絡問政是適應新媒體時代的一種探路。一切才剛起步。

  發(fā)言人平臺日均問帖近60個

  相比首次試運行,去年11月起網絡發(fā)言人平臺已有“四小時內要作出初步回應”的時限要求,而且每個發(fā)言人單位回復時都顯示專門紅色ID。去年5月試運行至今,佛山市政府網開設的佛山網絡發(fā)言人平臺一年了。

  截至昨日下午4時,該平臺問政帖子數突破兩萬,僅注冊用戶8717個。佛山市民問政熱情和需求由此可見一斑,公安、住房與城鄉(xiāng)建設局、教育、環(huán)保等部門被問得較多。

  記者留意到,一年來該平臺建設主要圍繞上線單位及功能“增容”、管理制度細化以及服務創(chuàng)新。至目前為止,市級層面上線的有黨政機關、市中級法院、市檢察院等90多個單位,幾乎涵蓋所有領域,五區(qū)中南海、高明整體上線,剩余的順德、禪城、三水已在該平臺預留了板塊。而在功能上,市民除問政之外,還可直接行政投訴、網上信訪、監(jiān)督投訴。去年9月,佛山“兩辦”《關于建立和完善網絡發(fā)言人制度的意見》出爐,標志著佛山網絡問政制度化建設起步。當年11月,佛山市委宣傳部、市信息產業(yè)局聯合印發(fā)了《佛山網絡發(fā)言人平臺系統(tǒng)使用手冊》。根據要求,被問政者的受理和初步回應的時間一般為網民發(fā)帖后4個小時內,答復時限為5個工作日內;確需延長辦理的,不得超過10個工作日。

  部門ID背后的探路

  與市政府網的發(fā)言人平臺相伴成長的是佛山一些部門、區(qū)鎮(zhèn),如公安主持人、社保博士,他們分別是公安局、人社局部門建立的專門ID,作為部門與網民間的信息橋梁,他們有時潛伏,有時答疑解難,有時問計,有的成為“網路名星”家喻戶曉,也有部門微博上陣可謂一呼百應。

  “請公安主持人作出回應?!边@是如今佛山本地論壇上一些帖主的口頭禪。市公安局公共關系科副科長溫揚勤介紹,如今,佛山市公安局的五區(qū)分局也有相應的官方發(fā)言人ID,城市派出所均在網上開設了網上警務室,注冊派出所警長ID、公安微博也上線,形成了不同層面的“公安主持人”網絡工作群,密切關注涉及警務活動和治安問題的輿情動態(tài)。

  今年4月,人社局也正式建立網絡輿論觀察員制度,并注冊了“社保博士”、“勞工部長”、“就業(yè)CIO”三個ID,對本地論壇涉及人社系統(tǒng)的意見和建議進行整理,及時受理、答復和處理網民提出的有關咨詢和投訴,對網上議論較多、影響較大的有關輿情或重大突發(fā)事件所引起的網上輿情、嚴重影響社會穩(wěn)定的重要輿情,積極進行監(jiān)控、研判和處置。

  另外,市紀委監(jiān)察局、市政府糾風辦等上月推出“對話民生”欄目,年內8部門局座輪班對話民生。其中,首期便推動解決了“限價房不限價事件”的說法問題。如今,從部門接訪常態(tài)化到局長信箱,從電臺民生直通車、12345行政服務投訴熱線到黨政領導班子網絡問政、開通政府網絡發(fā)言人平臺,直至“對話民生”欄目,佛山問政渠道、方式越來越多元化。顯然,一切才剛剛開始,網路故事還將更精彩。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