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友在發(fā)帖詬病四川省德陽市發(fā)改委對網民回復均是一個“模樣”,像是“機器人”在辦公。經調查,四川省部分政府網站確實存在“市長信箱”形同虛設、注冊登記難等諸多問題。除市級政府網站質量良莠不齊外,部分區(qū)、縣一級基層網站互動欄目處于“休眠”狀態(tài)。(9月12日《新京報》)

  印象中,有關市長信箱“風花雪月”的故事并不少見。今年年初,有網友投訴某國稅局有人內外勾結偷稅,但河南新鄉(xiāng)市政府的市長信箱的回復卻是“建議你直接根據(jù)有效票據(jù)與×××生活廣場(一超市名)交涉”;今年6月,有媒體揭露貴陽市門戶網站“市長信箱”只收“感謝信”;9月3日,有網友發(fā)帖指責巴中市“市長信箱”回復千篇一律,質疑難道都是機器人自動操作?

  科技改變生活,網絡豐富生活。這種改變和豐富不僅在于信息交換傳輸?shù)目旖?,更在于其給人們的自由言論和表達,權利行使和監(jiān)督創(chuàng)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維度空間。市長信箱就在這樣的維度空間中顯示出其方便為民的姿態(tài)。但是,市長信箱并不天生就帶有信息及時回復和監(jiān)督核實的機制,因為很容易淪為擺設。

  如果說,市長信箱成立的初衷是為了方便網絡問政,那么,網友發(fā)帖質疑市長信箱為“機器人信箱”就是對這種網絡問政的莫大諷刺。市長信箱回復內容的官話套話、橫亙在官與民之間的權力“高墻”、官場“唯上不唯下”的權力傲慢、紛擾繁復的問政程序正變相擠壓著網絡問政的生存空間。市民參與問政的熱情漸高,遭遇權力冷落和阻撓的現(xiàn)實壓力漸大,民意與權力對峙,熱情與冷落交融,市長信箱成為“機器人信箱”也就早是意料之事。

  這就是網絡問政的現(xiàn)實困境。相比于傳統(tǒng)問政,網絡問政是新事物,具有無法測量的生機和期望。但由于諸多現(xiàn)實原因,本是傳統(tǒng)問政延伸的市長信箱卻淪為全無主見和創(chuàng)造力的“機器人信箱”。民意的生成無法匯集,表達和參與的權利無法伸展,對政務公開透明的知情監(jiān)督權也就無從談起。

  更重要的是,如果剎不住市長信箱“成功升級”“機器人信箱”這一惡劣風氣,這種徒具拙劣性的伎倆定會被其他地方權力效仿復制,網絡問政的失效是小,民生民意的荒廢才是最可怕的。

  所以,市長郵箱淪為“機器人信箱”看似權力失范和監(jiān)督失效,其背后承載的民生民意才是我們值得把握和珍惜的元素。一方面,需要政府機構低下姿態(tài),真誠為民服務;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網站引起足夠重視,明確權責,創(chuàng)新機制匯集民意;最為關鍵的是,政府部門要轉變唯GDP至上和“唯上不唯下”的權力迷思,建立獎懲分明的管理機制,激發(fā)政府更主動地與群眾溝通、發(fā)揮出更高效能,凝練出更真民意。

  政府信箱是彰顯政府執(zhí)政的窗口,同時也是匯集民意的舞臺。見文如見人。對于市長信箱來說,“見箱如見人”。如果市長信箱淪為“機器”,回復方式和內容淪為“生產模具”,不論民意的好與壞,不管事實的真與假,只會“擺設式”地做做樣子,這樣的市長信箱就只是“瞎子的眼睛”,這樣的網絡問政也只是“政績的表演”,不要也罷。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