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市政府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流程圖

  閱讀提示您為貧困孩子捐的款,政府是怎么使用的?作為退休職工的您,漲了工資卻遲遲沒有到賬,原因是啥?您居住的都市村莊還未列入拆遷規(guī)劃,政府將來對這個區(qū)域有啥規(guī)劃?這些問題,5月1日以后,您就可以理直氣壯地向政府部門要“答案”了。

  過去,老百姓想從政府機關了解信息,得求人托關系,而今年5月1日起,《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將正式實施。昨日,鄭州市政府召開全市政府信息公開會議,公布了群眾獲取信息的流程、舉報辦法等。今后,政府機關將有責任和義務為群眾查閱信息提供方便。

  現(xiàn)狀

  政府信息不公開市民查詢很困難

  去年7月的一天,市民王女士到鄭州市房管局查詢鄭州市百花路上一處房產(chǎn)的信息,但房管局工作人員告訴她不能查。王女士說,根據(jù)《鄭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guī)定》,這種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信息應該可以查詢。

  但窗口工作人員說不了解法規(guī),讓王女士到房管局法規(guī)處詢問,法規(guī)處工作人員也以“侵犯隱私權”為由拒絕了王女士。后來王女士就此事向市長電話投訴,經(jīng)協(xié)調(diào),鄭州市房管局承諾在辦事大廳開通專門窗口接受群眾查詢房屋權屬信息。

  其實按照已經(jīng)實施的《鄭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guī)定》,房管局早就應該開設一個查詢信息的服務窗口了。因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查詢他人的房產(chǎn)信息對市民很必要,比如買二手房,可以通過查詢信息確認售房人是否有房產(chǎn)證。假如有人欠債不還,如果查詢到其有房產(chǎn),那就可以用來抵債。

  兩年前的2005年10月1日,作為繼廣州、上海等城市之后,全國第四個推行信息公開的城市,鄭州市開始實施《鄭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guī)定》,對于該規(guī)定的實施,鄭州市政府曾抱有很大信心,認為是推行陽光政府的一個重要舉措。但由于推行力度不足,主管負責機構不明確,下級政府機關服務意識淡薄,缺乏必要的監(jiān)督和約束機制,《規(guī)定》并沒有讓廣大群眾獲得實惠。

  在記者暗訪的各個局委中,公務員中知道《鄭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guī)定》的幾乎為零,對于群眾查詢信息的答復更是拖延推諉,一讀者就多次向記者投訴,她依《規(guī)定》去查詢土地證等信息根本得不到答復。

  《規(guī)定》無法落實,讓廣大群眾失去了查詢積極性,一個數(shù)字能夠說明問題,從2005年10月至今,鄭州市政府加上各個部門平均每月只接待20多例書面信息查詢,而且其中80%都是律師。

  新規(guī)

  除了秘密和隱私政府信息都公開

  這是一個信息化的時代,而據(jù)統(tǒng)計,80%的公共信息都掌握在政府手中,信息公開是大勢所趨。

  乘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的東風,鄭州市這次真的動起來了。首次明確了信息公開負責的主管部門、接受群眾舉報的部門以及對機關考核的規(guī)則。

  昨日出臺的《鄭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工作制度》,將群眾如何查詢的流程和查詢范圍予以公布。

  據(jù)介紹,除了國家秘密、商業(yè)秘密、個人隱私三項信息不能對外公開以外,其他政府信息都應該公開。如涉及公眾切身利益的信息,財政收支、各類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征用土地、房屋拆遷及補償發(fā)放和使用情況,搶險救災、優(yōu)撫、救濟、社會捐助等款物的使用情況等信息,都應該公開。

  另外,關于公交、供氣、供熱、供水、供電等企事業(yè)單位的公共信息,雖然不屬于政府信息,但關系群眾利益,也應該參照《條例》提供給群眾。

  鄭州市政府明確規(guī)定,每個機關都要確定1人專門負責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并將辦公地址、辦公時間、聯(lián)系方式等向社會公開,方便公民、法人查閱信息。

  行政服務大廳還應設立接受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的窗口,設立公共查閱室、資料索取點等場所,供申請人使用。申請人存在閱讀困難或者視聽障礙的,行政機關應當為其提供必要的幫助。

  群眾除了親自到機關查詢信息以外,還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提出申請,應在政府網(wǎng)站上填寫電子版“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通過電子郵件方式發(fā)送至受理機構電子郵箱;通過信函方式提出申請的,應當在信封左下角注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字樣;通過電報、傳真方式提出申請的,應當注明“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字樣。向政府查詢信息應該包括:申請人的姓名和聯(lián)系方式,要求提供的信息內(nèi)容,對政府信息的形式要求。

  另外,如果群眾書面查詢有困難的,還可以口頭提出,由受理申請機關代為填寫。

  查詢

  市民要想查信息有時需要身份證

  按規(guī)定,機關收到群眾的查詢申請后,能當場答復的,應當場答復;不能當場答復的,應自收到申請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nèi)答復;如需延長答復期限的,應告知申請人,延長答復的期限最長不得超過15個工作日。

  而當群眾查詢與自身相關的稅費繳納、社會保障、醫(yī)療衛(wèi)生等政府信息時,應當出示有效身份證件或證明文件。

  另外政府還規(guī)定,機關給群眾提供信息,應按群眾要求的形式提供,比如是電子郵件還是文字資料,無法按照群眾要求的形式提供的,可以安排申請人查閱相關資料、提供復制件或以其他形式提供。

  監(jiān)督

  不履行公開義務市民可以去投訴

  《鄭州市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工作制度》規(guī)定,給群眾提供信息,除按照標準收取檢索、復制、郵寄等成本費外,不得收取其他任何費用。行政機關也不得通過其他組織、個人以有償服務方式提供政府信息。對于這筆費用的價位,市政府有關負責人說,還需要物價部門制定,在物價部門制定標準出來之前,群眾查詢都是免費的。

  為了讓機關配合工作,這次政府還設立了舉報制度,機關不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的,群眾可以向其上級行政機關、監(jiān)察機關(監(jiān)察局)或者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管部門(鄭州市政府文電處)舉報。

  同時,各機關都將設立舉報電話、信箱和電子郵箱,接受群眾對這項工作的舉報,監(jiān)督部門接到舉報后,在15個工作日內(nèi)向投訴人告知調(diào)查結果。

  據(jù)介紹,不履行政府信息公開義務,違規(guī)收費,通過其他組織、個人以有償服務方式提供政府信息的或者公開了不應公開的政府信息的,由監(jiān)察機關、上一級行政機關責令改正,情節(jié)嚴重的,對機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依法給予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約束

  百姓評議作考核分低經(jīng)費要減少

  為了防止一些政府機關對群眾查詢推諉拖延,鄭州市還配套出臺了《鄭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考核制度》,將評先、辦公經(jīng)費的劃撥與信息公開工作掛鉤,并邀請群眾打分。

  對各部門的政府信息公開考核中,季度考評將采取網(wǎng)站社會評議和隨機檢查的方法。

  其中社會評議主要通過鄭州市人民政府網(wǎng)站進行,隨機檢查主要通過第三方中介機構進行。在鄭州市政府網(wǎng)站上建立鄭州市政府信息公開社會評議欄目,接受公眾對考核對象政府信息公開的滿意度投票,投票內(nèi)容主要包括:公眾對該單位政府信息公開的內(nèi)容是否滿意、對該單位政府信息公開的方式是否滿意、對該單位政府信息公開的投訴處理是否滿意等三項。

  政府信息公開考核不合格的,該單位在當年與政府信息公開相關的考評中不能評為先進單位,也不能產(chǎn)生先進個人。另外,分低的單位,下一年的辦公經(jīng)費比例也將減少。

  準備

  梳理信息十二項五一之后等你查

  面對今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實施,鄭州市政府準備得怎樣了?鄭州市政府辦公廳文電處負責人介紹,鄭州市政府將自5月1日起正式受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受理機構為市政府辦公廳文電處。辦公地址:鄭州市中原路233號;辦公時間:上午8時30分至12時,下午2時30分至6時;夏季:上午8時30分至12時,下午3時至6時30分;通訊地址:鄭州市中原路233號;郵政編碼:450007;電子郵箱:zzxxgk@zhengzhou.gov.cn。

  這次鄭州市政府共梳理公開信息內(nèi)容十二項,包括市政府領導信息,市政府辦公廳機構信息,國民經(jīng)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辦公廳年度工作計劃,市政府規(guī)章、市政府及辦公廳規(guī)范性文件,政府工作報告,市政府公報,市政府人事任免,市政府主要會議的主要內(nèi)容,突發(fā)性公共事件的應急預案、預警信息及應對情況,市政府目標責任落實情況,市政府及辦公廳的公告、公示,日常具體工作中需公開的其他信息。

  鄭州市政府將通過政府門戶網(wǎng)站http://www.zhengzhou.gov.cn,市政府公報、市政府新聞發(fā)布會和媒體等三種方式主動公布信息。

  屬主動公開范圍的市政府信息,市政府將自該信息形成或變更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nèi)公開。鄭州市政府還專門制作了《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流程圖》,要求其他單位照此執(zhí)行。

  憂慮

  準備不是很充足機構不是很明確

  全市政府信息公開會議之后開了一個籌備會,各縣(市)區(qū)派來的負責人參加了會議。新密市政府發(fā)言人說自己不負責這一塊兒,是領導臨時派來的,關于哪個機構負責信息公開還不確定,哪些應該公開,哪些不該公開還不太清楚;某區(qū)政府信息中心負責人表示文件由法制機構審核,應該由法制機構來提供信息;有的部門則認為信息公開給他們增加了工作量,政府應該下?lián)軐m椊?jīng)費。

  鄭州市常務副市長李柳身也認為,信息公開推行中面臨一些困難,比如目前多數(shù)單位比較注重政策和辦事類信息的公開,但對與公眾密切相關的重大事項、公共資金的使用、人事任免等方面的信息,還沒做到充分公開;另外政府信息公開的形式還不夠便民,目前信息公開主要通過政府網(wǎng)站公開,不能滿足不具備上網(wǎng)條件公眾查閱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政府信息公開為公眾服務的意識有待進一步增強。“不管是什么問題,5月1日《條例》正式實施之前,一定要加以解決。”

  “在國外,信息公開一類的法律法規(guī)被統(tǒng)稱為‘陽光法案’,在陽光下,可以有效地防止暗箱操作,減少腐敗行為。”鄭州市政府法制局局長萬建中認為,這項利國利民的工作如果能夠順利推行,一些腐敗行為將無藏身之所。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