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委書記陸浩近日通過人民網,發(fā)表題為“推進網絡問政,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的文章。陸浩在文章中表示,網絡問政平臺的興起,方便了群眾反映情況和表達訴求,拓寬了信息采集渠道,有效地推進了網絡問政這一新興事物的快速發(fā)展,并介紹說,甘肅在提出“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fā)展、整體推進”區(qū)域發(fā)展戰(zhàn)略和確定“十二五”時期全省實現跨越式發(fā)展的奮斗目標時,就主動聽取包括網民在內的廣大群眾的意見。“不僅推動我們不斷完善思路和舉措,也進一步調動了全省人民為加快發(fā)展建言獻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陸浩寫道。
推進網絡問政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
當前,我國既處于加快發(fā)展的重要戰(zhàn)略機遇期,又處于社會矛盾凸顯期。不斷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努力為經濟社會發(fā)展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
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網民數量急劇增加,網絡為黨和政府聯系群眾開辟了更為便捷的通道,架起了干群互動的橋梁,網絡問政已成為察民意、集民智、解民憂的重要渠道,成為我們做群眾工作的重要抓手。甘肅省各級黨委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發(fā)揮網絡這一新興媒體的作用,堅持把網絡問政作為一種基本工作方法,在利用網絡加強和改進社會管理方面進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推進網絡問政、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首先要解決好思想認識問題?;诰W絡的虛擬性,群眾平時在現實生活中不敢說、不愿說的話與事,往往都能原汁原味地反映在互聯網上。這些信息大多數都能夠幫助我們發(fā)現不足、改進工作,但也有一些不實信息會給工作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加之網絡信息傳播速度快、覆蓋面廣,致使一些干部對網絡存在抵制心理,甚至談“網”色變。在這種情況下,推進網絡問政,首先要解決思想認識問題。為此,我們采取多種方式,教育引導各級干部樹立正確的網絡觀,以理性、冷靜和坦然的態(tài)度對待網絡民意,既不忽視網絡的優(yōu)勢和作用,也不畏懼網絡帶來的沖擊和挑戰(zhàn),強調要善于從網絡輿情中發(fā)現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真正把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找出來,一個一個地加以解決。同時,我們要求大家以虛懷若谷的態(tài)度、海納百川的氣度,虛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和呼聲,真正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現在,上網察民情、下網解民憂已蔚成風氣,全省各級黨委政府和廣大干部都能做到正確對待網絡民情,網絡已成為解決問題、推動工作的重要推手。
發(fā)揮網絡問政作用,最基本的還是要搭建好平臺,讓群眾有地方發(fā)表言論、提出意見建議。我們充分利用現代數字技術,在各級政府和部門門戶網站開設政務論壇、政務投訴等互動欄目,在一些影響比較大、流量比較多的網站開設留言區(qū)、討論區(qū),同時還公布各級領導信箱,開通人大網和人民代表博客網。特別是像百度貼吧甘肅吧、人民網《地方領導留言板》,每天都有許多網民群眾留言。通過這些措施,更加方便了群眾反映情況和表達訴求,拓寬了我們的信息采集渠道,有效地推進了網絡問政這一新興事物的快速發(fā)展。
實踐告訴我們,只有廣泛集中廣大人民群眾的智慧,才能保證各項決策的科學性。網絡信息量大,特別是網友提出的意見建議不乏真知灼見,對我們做好決策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結合學習實踐科學發(fā)展觀和創(chuàng)先爭優(yōu)活動,我們在網絡平臺開展了獻計獻策活動,廣泛聽取人民群眾對加快經濟社會發(fā)展、推進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與建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等各方面的意見建議。堅持把關系發(fā)展全局、關系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提前在網公開,讓群眾積極參與政策的制定和完善。在實際工作中,我們認真總結梳理群眾在網上提出的意見建議,合理的予以歸納、吸收,不合理也盡可能地做好解釋說明工作。比如,我們提出“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fā)展、整體推進”區(qū)域發(fā)展戰(zhàn)略和確定“十二五”時期全省實現跨越式發(fā)展的奮斗目標時,就主動聽取包括網民在內的廣大群眾的意見,不僅推動我們不斷完善思路和舉措,也進一步調動了全省人民為加快發(fā)展建言獻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網絡是群眾反映訴求比較集中的地方。對待網民訴求,我們有一個基本的態(tài)度:對反映的問題進行要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反映屬實的問題,要盡快在網上公布辦理結果;對暫時無法處理或短期內不能解決的問題,要作出合理的解釋,及時疏導情緒,贏得群眾的理解。我們采取情況通報等方式,將輿情整理下發(fā),讓相關部門和干部了解情況,同時嚴格落實辦理責任,層層分工,限期解決,嚴厲查處敷衍塞責、推諉扯皮現象,確保群眾意見落到實處。這些年,根據網絡渠道反映的信息,我們解決了一大批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涉及到城鄉(xiāng)道路交通、教育收費、房產物業(yè)、勞動就業(yè)、征地拆遷、干部選拔、黨風廉政等多個方面,同時對群眾反映的一些工作方法問題,及時進行了糾正和改進,得到了廣大干部的群眾好評。
制度是確保網絡問政發(fā)揮作用的重要保證。根據工作需要,我們建立和完善了輿情收集制度,成立專門工作隊伍,對門戶網站、論壇、信箱、留言板信息進行整理歸納,確保信息及時反饋到有關部門和責任人。建立了意見辦理和回復制度,明確受理、回復時限。建立督促檢查制度,對網友留言辦理工作進行督查和抽查,并跟蹤辦理,在網上公布辦理結果。同時,實行輿論引導和輿情處置管理一體化制度,將網絡輿情發(fā)現、研判、協調、處置、引導、跟蹤、總結納入統一流程,不僅掌握了網絡輿情的主動權,也從根本上提高了網絡問政的效率。
實踐證明,網絡問政對加強和創(chuàng)新社會管理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動作用。只要我們與網民真心交流溝通,充分調動群眾的積極性,推動社會管理工作不斷上臺階,就能最大限度地激發(fā)社會活力,形成團結和諧、心齊氣順的良好輿論環(huán)境,推動經濟社會實現又好又快發(fā)展。(中共甘肅省委書記 陸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