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五大IT巨頭布局云戰(zhàn)略

  如今,每一家大型IT公司都在云計算領域擁有自己的戰(zhàn)略,而且,每家公司都希望自己的戰(zhàn)略與眾不同。這是由于其各自的商業(yè)模式、云產品和老板的觀點都有所不同造成的。本文將重點分析世界五大IT巨頭公司亞馬遜、思科、谷歌、IBM和微軟的云戰(zhàn)略。在研究公司戰(zhàn)略之前,我們將公司劃分為提供服務(谷歌、亞馬遜)和提供基礎設施/工具(IBM、VMware、思科、微軟)兩類。

IT巨頭公司發(fā)展云戰(zhàn)略的挑戰(zhàn)和機會(資料來源:CNewsAnalytics,2011)

  不同的通云之路

  在通往云計算的道路上,那些從一開始就不從事在線服務,而是從事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和所有權軟件的公司總是顯得很吃力。因為公司成熟產品與新的云產品之間的聯系并不明顯。所以,思科和微軟就成為了云計算技術的提供商,而不是網絡基礎設施解決方案和打包軟件的開發(fā)者。

IT巨頭公司的云歷史和云戰(zhàn)略

  服務類公司的云戰(zhàn)略簡潔明了,因為它誕生于公司業(yè)務本身?;A設施/工具類公司的云戰(zhàn)略往往非常復雜,因為這類公司的云戰(zhàn)略總是要在現有業(yè)務和未來云業(yè)務之間展示出妥協的一面。

  亞馬遜

  亞馬遜公司是美國大型網絡零售商Amazon.com的獨立分支機構,是一家專門提供IaaS的網絡服務商。亞馬遜公司是基礎設施即服務模式的先鋒,直到今天,亞馬遜仍然是創(chuàng)新的主要動力和模仿的典范。自兩年前云計算熱潮高漲以來,亞馬遜公司成為了云業(yè)務里盡人皆知的楷模。

  這很好理解。因為當公司的業(yè)務模式被作為一種普通的工具應用后,公司就沒有必要去解釋什么是云,更沒有必要不遺余力地讓自己的云戰(zhàn)略眾人皆知。

  亞馬遜公司的云戰(zhàn)略中根本找不到關于私有云的說法(也找不到虛擬私有云,因為它也是在公共云的基礎上提供的)。這并不奇怪。一方面,因為該公司是通過提供基礎設施租賃服務來盈利的;另一方面,亞馬遜公司云戰(zhàn)略中有兩個重要的原則,那就是按需定制提供資源(ondemand)和隨收隨付提供資源(pay-as-you-go)。在私有云,即云資源的擁有者和使用者都是同一個人的背景下,按需定制提供資源原則顯得并不重要,而隨收隨付提供資源原則沒有任何意義。

  亞馬遜公司自2006年開始提供IaaS以來,一直在逐步擴大業(yè)務服務范圍?,F在,在亞馬遜公司框架下,既可以購買基礎設施服務,還可以購買平臺服務(PaaS)。在未來,亞馬遜公司的平臺服務數量將明顯增加。

  思科

  對于思科公司來說,云計算是公司數據中心基礎設施建設發(fā)展的必然產物。從思科云戰(zhàn)略的特點可以看出,這首先與數據中心向私有云架構轉型有關。同時,隨收隨付模式的經濟優(yōu)勢對于思科來說也并不明顯。但思科認為,在未來,這些各式的私有云將推動“云際云”(intercloud)的誕生,而“云際云”將像互聯網連接計算機一樣,連接各種私有云系統。

  如果IBM公司在云服務傳統三層模式的頂層增加BPaaS,那么思科公司就是在三層模式的下端進行補充,并把它叫做ITFoundation,它是思科公司及其伙伴公司共同研發(fā)的用于上層設計和應用的基礎組成部分。換言之,思科公司在網絡基礎設施方面所擁有的傳統設計方案是完全符合提供云計算解決方案要求的。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