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德州市平原縣麗水豪庭工地干建筑的300多名農民工拿到工錢踏上返鄉(xiāng)旅程。臨行前,四川籍民工何德勝、胡波等人對記者說,我們這3個月的工錢,如果不是網上發(fā)帖、市委書記批示督辦,恐怕春節(jié)后賬也結不清。這是山東省德州市通過網絡了解社情民意,解民憂、促穩(wěn)定的一個縮影。
網絡輿情已成為不可忽視的社情民意。德州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吳翠云說:“通過網絡能夠迅速、及時了解到廣大群眾的真實心聲、實際困難,是做好新時期群眾工作的有力手段,能夠有效拉近領導干部和群眾的距離,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高工作效率。”
德州市很早就借助網絡和群眾面對面交流。2009年4月,時任德州市長的吳翠云就和德州市委、市政府領導通過德州新聞網與網友進行過16場在線交流,網友累計跟帖3500多條,回答網友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500個,在線交流訪問量15萬人次。
為有效利用好網絡這一媒介,德州市委經研究決定,安排專人每日瀏覽德州新聞網的“興德論壇”,關注人民網和大眾網的德州板塊、百度德州吧、天涯社區(qū)德州論壇等本地網友關注較多的網絡板塊,關注網友咨詢、投訴、建議,選擇事關民生的訴求批示給相關部門、縣市區(qū),并要求及時上報處理情況。
為確保群眾訴求有回聲、有落實,德州市還從2011年9月7日起對民生類批辦件實行網上公開回復制度。要求各承辦單位接到批示件后,在規(guī)定時限內認真辦結,并撰寫辦理情況報告。同時,認真起草辦理情況網上公開回復內容,通過《輿情專報》,將辦理結果在德州新聞網開設的“民生在線”欄目向社會公開回復。
德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帶頭,市直各職能部門“一把手”競相效仿,紛紛走進直播間,與網友在線交流互動。從2011年9月8日至29日,19個市直部門主要負責人依次做客德州新聞網,現(xiàn)場解答網友提問,解決實際問題,并暢談各自提升行政效能的舉措。
通過網絡反映、領導批示,市區(qū)繁華地段新增公廁20座,市民如廁不再難;寧津縣杜集鎮(zhèn)杜集村村民解決了飲水難題;德城區(qū)德行陶然居居民用上暖氣;德州運河經濟開發(fā)區(qū)紡織大道路面修補一新……老百姓真正覺得“上網勝過上訪”。網友“一網情深”發(fā)帖說:“將老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通過網絡留言、領導批示回復的形式公示在網上,起到了很好的暢通民意和監(jiān)督問題落實的作用,體現(xiàn)了黨委、政府轉變理念、為民服務的決心。”
在拓寬網絡交流平臺的同時,德州市還對12345市民熱線進行了擴容升級,加大市、縣、鄉(xiāng)三級主要領導公開接待群眾來訪力度,構筑起反映民意、受理民訴、紓解民困、聽取民聲、匯聚民智的立體網絡,先后榮獲全國信訪工作先進集體、山東省信訪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保持了社會和諧穩(wěn)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