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訪談、微評論、微直播……在今年的兩會上,微博被代表委員和相關機構廣泛使用。
據統(tǒng)計,截至2011年12月10日,在新浪、騰訊、人民、新華4家微博客網站認證的黨政機構微博客32358個,認證的黨政干部微博客18203個。微博短時間內成為網絡問政的重要渠道,在社會管理創(chuàng)新、政府信息公開、新聞輿論引導、傾聽民眾呼聲、樹立政府形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微博為載體的網絡問政,在交互性、及時性、平等性和開放性等方面優(yōu)于其他網絡平臺。在微博世界,每個人都是自己思想的主人,人心向背一目了然。不管政府是否愿意,公眾表達各類訴求和對政府公共服務與管理的意見,行使知情權、監(jiān)督權,參政議政、參與民主管理和民主決策的理想,不再是遙遠的烏托邦。
分析“高人氣”的政務微博可以看出,在以微博為平臺的網絡問政中,政風已悄然改變,“官本位”越來越沒有市場,謊言和空話越來越不得人心,觀點的交鋒越來越直率和開放,公眾的批評和質疑越來越尖銳和理性,政府的回應引導也越來越親切近民……
然而,政府真正通過微博進行政務溝通、改變政風的理念尚未確立,部分領導者對政務微博的可控性、實用性、透明性心存疑慮;政府和公務員使用政務微博的習慣尚未形成,承受過激、不實言論的心理素質較弱,通過爭論增進共識的胸襟有待培養(yǎng)和提高;相關政策還有諸多阻礙和不適應,技術平臺和手段也不完善。
面對目前存在的問題,政務微博需從兩個方面實現(xiàn)更大幅度的變革。一是充分發(fā)揮“問政”作用,從“粉絲”崇拜中走出來,向傾聽民意、集中民智、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轉變,促進政府有效提高社會管理和服務的能力與水平;二是充分發(fā)揮微博公開平等傳播快捷廣泛等優(yōu)勢,向理順群眾利益表達和訴求機制,化解社會矛盾,改變官僚作風,提高政府辦事效率轉變,通過政務公開,政風轉變,構建公民參政議政、科學民主決策和管理的社會治理模式。
?。ㄗ髡呦祰倚姓W院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