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兩條官員微博引發(fā)網民圍觀。一條是陜西省公安廳副廳長陳里在其個人實名認證的微博上“邀請農民工兄弟吃飯”,另一條是山東省棗莊市山亭區(qū)衛(wèi)生局局長關繼標在微博上發(fā)“不開微博就辭退”的言論。“邀農民工吃飯”的微博獲得網友“釋放善的力量”的贊譽,“不開微博就辭退”的內容和當事人則為網友們所詬病。

  同樣是官員微博,內容同樣都和工作相關,為何會得到迥然不同的評價?

  實際上,“邀請農民工兄弟吃飯”一開始也被網友質疑為作秀,但輿論最終轉向認同并肯定這種“秀”。究其原因,一是這飯實實在在地吃了,吃飯過程中宴請者與被宴請者切實進行了溝通和交流;二是“博主”在事后坦誠面對網友的不解和質疑,以建設性的態(tài)度和事實贏得了網民的信任。網友“快樂世民壹百分”發(fā)表微博說:“公安廳副廳長微博邀農民工吃飯,了解了農民工的訴求,這飯實實在在的吃了,這樣的官員多多益善?!本W友“義公村的女兒“說:“良好的開端,深入實踐的領導(微博),老百姓喜歡?!?/p>

  再來看山東山亭區(qū)衛(wèi)生局局長的微博事件。據事后接受媒體采訪的山亭區(qū)衛(wèi)生局解釋,“局長關繼標對于創(chuàng)新工作方法和‘無紙化’辦公十分感興趣,在接觸了微博這一新型傳播工具后,便想利用這種新型方式開展工作?!憋@然,局長的熱情不僅未能博得網友的理解,反倒落下一個“微博盲”的口實。

  微博是自媒體,是個人撰寫、發(fā)布或者轉發(fā)信息和觀點,以關注的人和轉發(fā)的人為“讀者”的自媒體。面對自媒體帶來的影響力和沖擊力,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和官員開設微博,將微博政務作為一種新型的問政渠道。

  據國家行政學院電子政務研究中心2月8日在京發(fā)布《2011年中國政務微博客評估報告》顯示,截至2011年底,我國政務微博客總數達到50561個,較2011年初增長了776.58%,截至2011年12月10日,在新浪網、騰訊網、人民網、新華網四家微博客網站認證的黨政機構微博客共32358個,認證的黨政干部微博客共18203個。

  不難發(fā)現,與數量上的“爆發(fā)性”增長相比,一些官員微博在理念上的轉變和開設后的后續(xù)“建設”卻并未同步,諸如微博盲、僵尸微博,微博“癡呆癥”,微博自說自話、官話套話、回復雷人、更新遲滯、零轉發(fā)零評論、漠視民意等現象在官員中不乏其“博”。

  上述題為《2011年中國政務微博客評估報告》也指出,作為一個新事物,“如何規(guī)范政務微博客的使用,健全管理機制,提高應用水平,充分發(fā)揮其服務群眾服務社會的作用,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p>

  回答好這個課題,首要的是應認識到,官員微博、政務微博“開設”不是目的,開設后的持續(xù)“建設”更重要。

  究竟如何“建設”,由網友總結、廣泛流傳于網絡的“官員微博8項注意”、“政務微博12忌”等或許可以間接反映出網民對官員微博的期待:語言表達上,期待官話套話少些,通俗易懂多些;發(fā)布內容上,期待空洞無物少些,為民辦事多些;對待網民質疑上,期待刪除沉默少些,積極回應多些;微博推廣上,寧可速度慢些,也要質量高些……

  一言蔽之,以建設微博集納民意、以微博建設服務民生才是官員微博應有之義。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