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東:打造沒有圍墻的政務微博

  相對現(xiàn)實生活中戒備森嚴的政府大院,上海浦東正在努力打造沒有圍墻的政務微博,在這里提供服務,平等交流,與民眾進行及時充分的互動

  自從開了政務微博,阿鍵書記明顯感覺手機短信少了。“老百姓慢慢習慣到微博上給我們提意見。”阿鍵這個名字是沈健在網上的昵稱,他的真實身份是中共浦東新區(qū)航頭鎮(zhèn)黨委書記。

  幾年前,航頭鎮(zhèn)所有領導班子成員把手機號碼全部公開。這方便了群眾,卻“苦”了領導。“經常是忙完工作晚上回家,靠在床上,一條條看,一條條回復,花的時間不少。”阿鍵說,收到短信必須回復,否則別人就不信你了。

  有時候也挺歡樂。有個村民發(fā)短信給阿鍵,“你們政府官員干什么去了,連條狗都管不好。”原來是這戶人家的鄰居養(yǎng)了一條狗,經常半夜叫。

  阿鍵的回復也很有意思。“收到。阿鍵感謝你對政府的信任。狗本身就是要叫的,不叫的狗買來干什么?”不過他安排居委會和派出所去協(xié)調,狗的主人就是不愿意送走,好一番周折,才解決好。

  但現(xiàn)在不是這樣了,改變大致從政務微博推行開始。

  “現(xiàn)在短信少了,都發(fā)微博”

  有人在微博上發(fā)了一個照片:路上有一堆渣土,影響交通安全。阿鍵把這條微博轉到相關部門,馬上處理。

  還有人發(fā)了一張路面的照片,路爛了,不好走。村里第二天就組織人去鋪好。這位博友很有成就感,又拍了照片放到網上。

  “我們現(xiàn)在形成了一個機制,各個部門有競爭,反應慢了挨批評。”阿鍵慢慢發(fā)現(xiàn),微博最大的功能是解決問題。

  浦東新區(qū)區(qū)委宣傳部新聞處處長喬慧告訴《中國新聞周刊》,“2011年以來,根據(jù)市委市政府關于推進政務微博的工作要求,新區(qū)加強組織領導、廣泛動員部署、堅持典型引路,‘三管齊下’推進政務微博工作。”

  航頭鎮(zhèn)就是這個時候開辦政務微博的。盡管此前手機號碼都是公開的,但開微博,領導班子的很多成員都有顧慮。航頭鎮(zhèn)分管宣傳的黨委委員姚立君說,“普遍擔心開微博后太透明了,會不會出問題。”

  不過大家都認同這是一個機會,可以利用微博加強與群眾的聯(lián)系。此外,航頭鎮(zhèn)早前已經積累了一些經驗。

  航頭從2002年建了政府網站,一直到2009年12月31日,8年時間點擊量才5萬次,“因為高高在上,沒有互動。”姚立君解釋說。

  2010年的時候,這個網站進行改版。“除了版面調整,真正改變的是增加了互動功能,每一條信息都可以點評,提意見,甚至可以罵娘。”

  大家都擔心,“萬一出現(xiàn)負面的情況怎么辦?”阿鍵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當時領導班子開會,定下來涉及到“反黨反社會”“人身攻擊”兩個方面的內容刪除之外,其他的都不能刪。

  阿鍵說,“第一年下來,這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條也沒有,第二年增加了‘法輪功’方面的內容,不過擔心的情況都沒有出現(xiàn)。”

  和評論、建議功能匹配的是,開辟了網上信訪的功能。航頭鎮(zhèn)黨委決定:鎮(zhèn)傳媒辦公室專門負責這方面的事務,把相關信息分解到各個部門,七日內必須答復,來不及解決的要說明情況。

  改版的結果是,2010年這個具有互動性和參與性的政務網站點擊量33萬次,2011年點擊量更是達到53萬次。

  這次改版讓阿鍵在開微博的問題上有了底氣。到2011年,航頭鎮(zhèn)推開政務微博時,各個部門一直到各個村,都開通了微博。

  政務微博別出心裁地被稱為“航頭新視眼”。姚立君說,“沒有用‘發(fā)布’,感覺太‘高高在上’了。”

 

  從一開始,航頭鎮(zhèn)黨委就設想,政務微博要發(fā)揮三種功能:上情下達,搜集信息,解決問題。為此,他們還總結出四句話:“傾聽民意、關注民聲、匯集民智、服務民眾。”

  “會不會有五毛呢?”面對《中國新聞周刊》的質疑,姚立君笑了,“在我們這個地方,不要說五毛了,如果有人說政府好,就會受到攻擊,包括理解我們的人,別人也會攻擊他,說你是政府的走狗。”

  對于這樣的網上信訪,阿鍵很滿意,“比接待信訪更好,因為解釋的覆蓋面更大,比如社保這些普遍性的問題,更具有普遍性,有類似問題的人看了之后就不用來上訪了。還有傳播功能,發(fā)微博的人看到回復后會告訴別人,你看政府回復我了。”

  “以前接待信訪挺可怕的,我的經驗是,早上多吃點,盡量不要喝水,到12點也別想上廁所,最長的一次從八點半到下午兩點都沒有動,五六十個人圍著。”阿鍵說話有他自己的幽默方式,“現(xiàn)在不一樣了。我上一次接訪,一天才接了一撥人。原來一般情況下一天15至17批,現(xiàn)在一般只有2至3批,生意不好了。”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