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快,太方便了!以前跑幾個部門,現在銀行都可受理,隔一天就辦好了!”7月19日,遂寧市凰健娛樂設備有限公司負責人拿著剛剛辦好的營業(yè)執(zhí)照一臉的興奮。這樣的“高效率”,緣于我市不斷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試點開展“政銀合作”給老百姓帶來的福利,也是我市貫徹落實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會議精神,大力發(fā)展“互聯網+政務服務”的直觀體現。

  2018年將建成市縣兩級綜合系統實現“一網通辦” 搭建“一張網”

  “現在,綜合系統建設正在公開招標階段。”市政務服務中心一位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我市將初步建成市、縣(區(qū))兩級統一的“互聯網+政務服務”綜合應用系統。

  早在兩年前,我市就率先在全省探索推行全程電子化工商登記,全程實現“網上提交材料、網上審查核準、網上核發(fā)執(zhí)照、網上自動存檔、網上公示”,由“面對面”到“鍵對鍵”。市工商局企業(yè)科科長伍松表示,去年全市已辦理全程電子化工商登記企業(yè)位居全省前列。今年1-6月,全市新辦理全程電子化登記585戶,占全部新設立企業(yè)的24.08%。

  全程電子化工商登記僅只是我市探索“互聯網+政務服務”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我市不但上線運行了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還先后編寫了《遂寧市“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方案》等。

  作為“互聯網+政務服務”的支撐平臺,《遂寧市“互聯網+政務服務“綜合應用平臺建設方案》已通過市政府常務會研究,目前建設項目正在公開招標。

  市政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到2020年底,我市將建成“互聯網+政務服務”四級體系,實現市、縣(區(qū))、鎮(zhèn)(鄉(xiāng)、街道)、村(社區(qū))四級整體聯動,部門協同“一網通辦”,到政府辦事就像網購一樣方便。

  19個部門130個事項劃到一個部門“一站式審批” 只進“一扇門”

  走進船山區(qū)行政服務中心,記者發(fā)現不少窗口的電子顯示屏都打出“綜合受理窗口”字樣。

  有了“綜合受理窗口”,申辦人不分辦照還是辦證,只需交齊一份清單要求的材料,就可以完成辦理申請。

  美嘉國際幼稚園園長敬小鳳用親身體會感受到了只進“一扇門”,實現“一站式審批”帶來的便利與快捷,“遞交了申請,審批局的人去現場核查,對照清單提供資料就可以了……效率簡直太高了!”敬小鳳深有感觸地說。

  船山政務服務中心實行的“綜合受理”“證照聯辦”服務,得益于船山區(qū)開展了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

  改革試點后,船山區(qū)設置了商事登記、社會事務、交通農業(yè)、經濟建設和綜合事務等審批服務區(qū),承接了19個職能部門劃轉的130項行政審批事項,“一站式”綜合審批服務效率提升成效初顯,30%的行政許可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10%的行政許可事項實現“零跑路”。

  不僅船山區(qū),我市射洪縣也開展了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試點。通過調整行政審批權力,將行政許可權從原審批機關剝離交由行政審批局行使,將行政許可的受理、審查、決定、送達等全部權限集中行使,打破部門之間的壁壘,破解提升審批效率的體制性問題。

  80%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實現“一次就辦好” 最多“跑一次”

  “最多跑一次”的改革源于群眾和企業(yè)對政府部門辦事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抱怨。如何提高辦事效率,提升服務質量?

  市政務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市以“互聯網+政務服務”為改革手段,通過“整合”的形式實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務”,讓政務服務事項集中進駐行政服務中心,推進各業(yè)務系統與“一窗受理”平臺全面對接,構建網上網下融合的政務服務體系,全面簡化辦事流程,讓群眾少跑腿或不跑腿,今年將實現80%的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最多跑一次”的改革目標。

  為實現這個目標,我市在軟件系統建設上將完善補充“省一體化平臺”,在現有基礎上再梳理行政審批及公共服務事項,重點清理“零跑路”事項和“最多跑一次”事項。與此同時,完善政務大廳硬件設備建設智能大廳,添置自助填單機、自助取件箱等硬件設備,利用電子化手段提升大廳管理水平,協同12345熱線,提升窗口工作人員業(yè)務水平,提升咨詢服務體驗。

責任編輯:李泰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