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信息化建設從起步到現在已經十多年了,回顧這十多年來親歷政務信息化建設推進的過程,審視工作中所碰到的問題,尤其是一些深層次的問題,如管理體制、崗位職能和職責的設置、機構業(yè)務的重組優(yōu)化等等,甚感有心無力,乃至無奈。盡管如此,但在自己的職責范圍內探尋解決一些問題的辦法,乃為題中“應有之義”。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fā)全國政府系統政務信息化建設2001——2005年規(guī)劃綱要的通知》(國辦發(fā)[2001]25號)的要求,我們從實際需要出發(fā),經過幾年的努力和實踐,網上辦文已經成為市政府辦公廳干部日常辦文的主要工作方式,各處室已全部實現網上辦文;利用網站實現政務公開和“一站式”服務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內部信息網網站已經成為辦公廳干部職工了解政務動態(tài)、宣傳機關文化建設等的重要窗口和陣地;全市電子政務內網平臺基本建成,65個黨政單位(包括市委、市人大、市政協、紀檢等單位和區(qū)縣級政府)同電子政務內網實現了互連,基于該平臺上的電子公文與信息交換系統投入正常運行,全市42個政府工作部門已經使用該系統交換電子公文與信息。規(guī)范有序和健康良性地推進政務信息化建設已初露端倪,筆者愿意從自己的崗位職責出發(fā),借此將一些心得體會與大家交流與分享。

    1、以市政府辦公廳為工作平臺,突出其中心樞紐和協調作用,發(fā)揮各職能部門的積極性,共同推進政務信息化建設。

    眾所周知,市政府辦公廳是市政府的神經中樞,是市政府各部門工作聯系的“總關口”, 是市政府承上啟下、協調各方的綜合機構。對政府政務信息資源掌握最充分,對政府政務信息流向最清楚,市政府跨部門的工作往往都是靠辦公廳來組織協調的。政務信息化建設不是為建設而建設,推進政務信息化建設的根本目的是借助現代信息技術提高政府的行政管理效率和服務水平。因此,從編辦下發(fā)的文件來看,辦公廳的職能和職責雖然沒有推進政務信息化建設這一條,但辦公廳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優(yōu)勢不容質疑。組織協調市政府相關職能部門,按照自己的職責,承擔起各自的任務,調動各方工作的積極性,共同參與推進政務信息化建設工作,尤其是涉及到全市公共信息資源系統和公共應用系統的建設和應用推進,需要協調各有關部門參與時,辦公廳的作用就更是明顯。 作為市政府辦公廳下屬的推進政務信息化建設工作部門,我們深諳“借力使力”之道。在推進全市電子政務內部互聯網建設時,我們依靠辦公廳的力量,組織市信息中心、市保密局、市政府辦公廳和市法制辦等單位作為牽頭單位,分別承擔起網絡平臺建設、安全保密體系建立、應用系統的開發(fā)和推廣以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起草和制定工作,并成立了網絡交換平臺建設工作小組、網絡安全保密工作小組、應用系統開發(fā)工作小組和法律法規(guī)工作小組,共同推進這項工作。同時,還成立了由市政府辦公廳、市技術監(jiān)督局、市信息中心作為常設小組成員,其它各有關單位參與的廣州市電子政務內網標準化工作小組,負責電子政務內網建設中相關標準規(guī)范的制定和宣貫工作。另外,明確全市只建立一個政府綜合門戶網站統一對外發(fā)布政務信息,實現政務公開,由市信息中心負責網站的建設、運行、維護和管理,市政府辦公廳負責網站信息內容的審核和把關。至此,我市政務信息化建設的推進工作基本形成了市政府各職能部門共同參與,分工明確,管理有序,各負其責,相互配合,良性循環(huán)的格局。

    2、以應用需求為導向,立足現實,面向需求,將政務信息化建設同改善管理,提高服務效率和服務水平結合起來。

    在推進政務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的思想始終是:不求建設系統數量的多少,只求系統實效實用,建一個,用好一個,力求將建好的系統用到“極至”。在組織系統建設的過程中,盡量將工作上的管理思想、管理模式和工作習慣等融入軟件系統中,使建設好的系統能體現行政管理行為。在組織應用推進的過程中,碰到技術問題,用技術的辦法加以解決;遇到管理問題,用管理的辦法加以解決。如辦公廳辦公自動化系統通過按照“辦件”和“閱件”兩類不同公文的處理方式來組織系統的界面,將待辦件和待閱件直接推送到各用戶的桌面,便于操作,體現“以人為本”的思想;通過開發(fā)離線辦公系統,實現領導異地使用計算機審批公文;通過“辦文監(jiān)控”、“來文提醒”(含手機短信提醒)、“公文催辦”等功能的應用,有效地實現對公文呈批流轉各個環(huán)節(jié)的跟蹤監(jiān)控,提高辦文的管理水平。

    3、以制度建設為重點,從法規(guī)建設、管理制度和信息技術三個層面,按照“三位一體”同步推進的模式,推進政務信息化建設。

    人們常說,信息化建設的推進是“一把手”工程。此話不假,但如何將領導的重視轉變?yōu)榫唧w的、可操作的推進措施,這是我們負責這項工作部門必須要認真考慮的問題。領導要做的主要是從政策上、經濟上等給這項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具體系統如何建,應用如何推進等等就要靠我們了。因此,在推進政務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除了把好技術關、組織建設好系統外,更重要的是要提出具體的推進措施,形成推廣和推進應用系統使用的良好工作環(huán)境。如我市以地方法規(guī)和市政府規(guī)范性的文件先后制定了《廣州市政府信息公開規(guī)定》、《廣州市電子公文和信息交換管理試行規(guī)定》等一系列規(guī)定,為市政府綜合門戶網站信息發(fā)布,實現政務公開和網站的正常運行以及電子公文與信息交換系統交換電子公文和信息在法律法規(guī)層面提供了保障。同時制定了如《廣州市電子公文與信息交換暫行辦法》、《廣州市政府內部門戶網站建設規(guī)范》和《廣州市政府內部門戶網站暫行管理辦法》等等,這些管理制度明確規(guī)定了電子印章審批流程、管理辦法和電子公文與信息發(fā)送、接收等方面的要求以及網站信息發(fā)布、更新、維護等方面的職責和要求等,在管理制度層面上為推進政務信息化建設提供有力的保證。

    4、以政務信息為基礎,準確把握系統建設的需求,理清各應用系統之間的信息聯系,將系統建設同資源整合結合起來。

    長期以來,各單位在推進本單位本部門信息化建設時,其著眼點主要是從本單位本部門實際業(yè)務和需要,有時甚至是部門利益出發(fā),規(guī)劃建設自己的應用系統,對于跨單位、跨部門的應用,由于體制性等的障礙,難以從全局的角度來把握系統的建設。在進行系統需求分析時,對于有業(yè)務聯系的其他相關單位和部門所需要的共性需求沒有進行考慮,更沒有進行抽象、提煉和概括,并以此為基礎對系統的功能和系統建設的邊界等進行科學的劃分。其結果是各個應用系統自成一體,互不相聯,互不兼容,成為一個個信息“孤島”,人為地割斷了各單位和各部門之間的業(yè)務和信息聯系,然后又回顧頭來進行建設和整合,極大地浪費了人力、物力和財力,造成浪費。因此,基于這樣一種認識,我們在各個應用系統立項和開發(fā)時,準確定位系統的建設目標,高度重視系統的需求分析,找出各應用系統相互之間和新老系統之間的信息聯系,合理劃分系統的邊界,通過系統接口的開發(fā)和相關接口規(guī)范標準的制定等保證各應用系統、新老系統之間的互聯互通和信息共享。一邊邊建設,一邊邊整合。如市政府內部門戶網站和辦公廳內部網站,有相當一部分欄目的信息是直接來自辦公自動化系統和電子公文與信息交換系統。另外,對于市政府內部門戶網站及內部網站群的建設,我們統一構建了一套 “網站自動生成系統”,整個系統的設備和軟件由市政府辦公廳集中管理,各單位內部網站的信息維護則由各單位負責,這樣既可減少投資規(guī)模,避免資源浪費,又便于管理。

    總之,推進政務信息化建設是一項全新的工作,需要奮戰(zhàn)在這條戰(zhàn)線上的同志解放思想,本著從實際出發(fā),按照實事求是的精神,大膽探索,相互交流,共同探討,我相信一定能夠找到并掌握我國政務信息化建設和推進的規(guī)律,并根據這一規(guī)律借助于編辦在機構設置,職能劃分和崗位職責設置等方面科學合理地配置,那么人們常說的由信息化所帶來的政府機構重組,流程再造,轉變職能,提升政府公共服務能力和服務效率等美好的前景就一定會到來。(作者系廣州市政府辦公廳政務信息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