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根據你的年齡、職業(yè),猜測你的喜好;根據歷史訂單,給你個性化推薦“貨物”——如此貼心,可不僅僅是淘寶、京東的專利,上海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平臺正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AI),為市民和企業(yè)提供精準化服務。在全國省級電子政務門戶中,上海此舉尚屬首創(chuàng)。

  “真的像是在網購”

  讓網上辦事就像網上購物一樣方便,這正是上?!耙痪W通辦”的口號。通過新上線不久的“市民主頁”和“法人主頁”,市民田彥在無意中感受了這種便利。

  原本,田彥登錄“一網通辦”,只是想要幫朋友的公司查一下如何申報項目。打開頁面后,他留意到“個人主頁”這個欄目。好奇心的驅使下,他點擊進入,很快就看到“我的證照”欄目下有一個警示標志——原來,“一網通辦”平臺發(fā)現,田彥的港澳通行證即將過期。

  繼續(xù)瀏覽“我的主頁”,田彥發(fā)現,在“個性推薦”這個欄目,顯示在第一條的是“我是本市居民,我要去港澳”的鏈接??汕?,田彥正打算與家人一道去香港旅游。打開鏈接,田彥點擊了幾下鼠標,以一秒一題的速度“刷”了幾個問卷選擇題,在線填了一張表——此時距離他辦齊一切手續(xù),只差跑一次窗口部門了。值得一提的是,填表時,“一網通辦”自動替田彥填好了大多數欄目,要親自敲鍵盤的,只有“緊急聯(lián)系人信息”。就這樣,前前后后只花了田彥不到5分鐘;對照自己先前反復電話咨詢、幾次往返窗口的體驗,田彥感嘆“真的像是在網購”。

  政務AI“越來越懂你”

  “一網通辦”的智商和情商,源自它在跨部門數據共享、技術驅動精準服務等方面的先進理念??梢哉f,“一網通辦”以及其開發(fā)運營主體——上海市大數據中心,一個重要使命就是打破數據孤島——通過統(tǒng)一歸集分散在各部門的數據,包括人口庫、法人庫、空間地理庫、電子證照庫等,上海大數據中心成為了全市的數據樞紐,“一網通辦”這個服務窗口則因此能對服務對象產生更深入的了解——用專業(yè)的話來說,就是建立了“一人一檔(針對個人用戶)”“一企一檔(針對企業(yè)用戶)”的個性化標識系統(tǒng)。

  有了數據,AI火箭就相當于被加注了燃料。通過深度挖掘,“一網通辦”正不斷為用戶進行多維度的“畫像”。對個人用戶,平臺可以在“人生事件”維度上,為市民打上“出生”“入學”“求職”“買房”“結婚”等標簽;在“人群”維度上,將用戶標記為“兒童”“老人”“幫困對象”……在“職業(yè)維度”上,識別出“學生”“教師”“保安”……只要用戶登錄“我的主頁”,“一網通辦”就會像老朋友一樣,為其智能化匹配服務內容——正如在之前案例中主動提醒田彥換發(fā)港澳通行證一樣。

  對企業(yè)用戶來說,“一網通辦”也可以根據其所屬的行業(yè)、注冊地等,提供個性化服務。而且,無論企業(yè)還是個人,隨著用戶與平臺不斷交流,“一網通辦”還會在此期間動態(tài)學習用戶行為,越來越懂用戶。

  照亮“萬條岔路的迷宮”

  事實上,借助AI等技術了解用戶,只是政務服務個性化、網購化的前提條件之一。要方便、快捷地辦成一件事,還需要對服務本身進行打磨。

  有調研發(fā)現,市民企業(yè)辦事時最大的痛點是——明明知道要辦什么事,卻搞不清找哪個部門;官方的《辦事指南》似乎把一切流程都寫得很細,但就是看不太明白。

  事實上,政務服務,只要涉及跨部門、跨層級、跨領域,就會顯得非常復雜。以“買房”為例,看似很簡明,背后卻涉及不動產登記、稅務、銀行等多個機構。如果要考慮經適房、法院判決住房的登記,或是繼承、贈與、交換等情形,那么辦理“買房”事務,就仿佛走進迷宮——看似只有一個入口,但每前進一步,都會迎來許多岔路;一旦選錯,就走不到終點。

  統(tǒng)計顯示,“不動產登記”事項目前可演化出超過1萬種情形,也就是說有1萬多條“岔路”。然而,比起辦妥“建設工程”事務,“買房”還是簡單的。

  根據規(guī)程,“迷宮”很難輕易簡化,為了化解用戶痛點,過去幾個月,“一網通辦”在各政府部門的配合下,對全市政務服務體系進行了一次徹底梳理,為海量事項構建起全流程導引體系,相當于為一座座“迷宮”繪就地圖。有了“地圖”,市民或企業(yè)要辦成一件事的過程、環(huán)節(jié)、條件,也就變得清晰、透明起來。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此舉讓“一網通辦”的“網店”擁有了標準化的商品。再加上AI的輔助,精準服務才得以落地。

  目前,“一網通辦”已向個人推出了買房、出國、生孩子,向法人推出了開餐館、建工廠等上百個服務主題。據透露,年內,上?!耙痪W通辦”貨架上的服務包,還將擴展到300個。

  記者手記

  以“富于創(chuàng)造”精神提升“一網通辦”服務質量

  如果把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當成一次成長的過程,那么,上海并沒有滿足于當一名“考試型選手”。這次采訪“一網通辦”平臺,記者對此體會尤深?!耙痪W通辦”現在的不少工作,事實上并不會直接讓上?!翱汲龈叻帧?,但上海依然以富于創(chuàng)造的精神和最大努力,不斷提升一網通辦的服務質量。

  對于營商環(huán)境,世界銀行的評估是最重要的“考試”。每年,世界銀行都會對開辦企業(yè)等十大類營商活動的耗時(天數)等成本進行綜合評估,從而給出排名。在世界銀行《2019年營商環(huán)境報告》中,上海政務服務的效率較往年有明顯提升,為中國營商環(huán)境排名的躍升作出了決定性貢獻。

  分數固然重要,但是,好學生不會把考分當成唯一的追求,上海顯然正以此要求自己。作為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的重要一環(huán),上海推出了“一網通辦”平臺,目前平臺正在嘗試借助人工智能(AI)技術精準服務用戶,讓老百姓能迅速搞清辦事流程、找對辦事部門、備妥辦事材料。有市民反映,以往辦一個港澳通行證換發(fā),要反復電話咨詢、跑好幾次窗口;而在AI輔助下,現在5分鐘就搞定了準備工作。

  從“跑幾次”到“5分鐘”,這無疑是顯著的提速。但是,實際上,“一網通辦”在全國率先引入AI后,提高的是辦事準備環(huán)節(jié),即“起跑”前的效率;而世界銀行的評估是在前期工作準備停當、文件材料遞交后,才會“鳴槍計時”。換句話說,此舉并不會直接體現在“世界銀行考卷”的分數里。

  但是,上海依然在埋頭努力。正如本報今天報道中提到的,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一網通辦”對海量的政務服務進行了梳理(據說,許多業(yè)務流程,哪怕是機關里的資深辦事人員都從來沒有理得這么清楚過),為大量“服務迷宮”繪制了地圖。而將來,這項工作還將持續(xù)。

  營商環(huán)境事關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透過“一網通辦”案例,外界可以清晰地看到,上海的目標絕不是在“權威考試”中拿高分;用戶的體驗、口碑,全流程、全周期的政務服務效率,才是上海關心的軟實力和硬指標。這是一個讓人贊賞的取向。

       附:國脈,是領先的大數據治理和數字政府專業(yè)提供商。創(chuàng)新提出“軟件+咨詢+平臺+數據+創(chuàng)新業(yè)務”五位一體服務模型,擁有數據基因和水巢DIPS兩大系列幾十項軟件產品,長期為中國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業(yè)提供專業(yè)咨詢規(guī)劃和數據服務,廣泛服務于信息中心、大數據局、行政服務中心等政府客戶、中央企業(yè)和金融機構。自2004年成立以來,已在全國七大區(qū)域設立20余家分支機構、5大技術研發(fā)基地,服務客戶2000余家,執(zhí)行項目5000余個,連續(xù)多年開展中國政府網站、智慧城市、互聯(lián)網+政務、營商環(huán)境等公益評估評選活動。被業(yè)界譽為中國信息化民間智庫知名品牌、電子政務優(yōu)選咨詢機構,國內首倡智慧政府理念,首創(chuàng)智慧城市、數據治理、互聯(lián)網+政務評價體系,首推數據資產普查、全口徑數據資源目錄、數據元標準化、數源確認與供需對接、最多跑一次事項梳理、營商通等產品,信息資源編目、公共數據普查等業(yè)務全國占有率和影響力名居榜首。

  福利大放送:《數字政府周刊》、《數字政府白皮書2.0》、《第八屆(2018)中國智慧城市發(fā)展水平評估報告》、《第四屆中國“互聯(lián)網+政務”50強優(yōu)秀實踐案例評選研究報告》、《首屆(2018)中國營商環(huán)境評估報告》可通過電子政務智庫公眾號及微店在線購買,歡迎訂購。

blob.png

微信掃一掃即可購買!

責任編輯: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