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這個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社會中,政府創(chuàng)新并非像人們預想的那樣容易。這一方面是因為制度的成熟,另一方面也在于保守是政府運行的常態(tài)。即便是定期選舉,也難以對當選官員產生太多的壓力,因為當選之后就沒有了直接競爭的對手。更重要的是,文官與政治官員的雙重體制,使得政府創(chuàng)新常常陷入主體模糊的狀態(tài)。

  盡管如此,在過去20多年來,美國各級政府在全球化、市場化和信息化浪潮的推動下,在成熟的制度框架中進行了諸多的創(chuàng)新。在美國學者看來,這些創(chuàng)新雖然不是對整個體制進行重大修改的政治創(chuàng)新,而是以提高現有制度運行效果為目標的公共創(chuàng)新,但是其最終歸宿則是加強民主治理體制。

  政治創(chuàng)新是否是政府創(chuàng)新的組成部分,是中國與美國政府創(chuàng)新的根本差別。

  這些分布在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領域的創(chuàng)新,體現了政府治理模式的變革,即政府不再是解決公共問題的單一主體,需要依靠市場機制、公民社會的合作來共同解決公共問題,以動員資源,改善公共服務。政府、市場和公民社會的合作關系構成了政府治理變革的新模式。

  具體來說,這些創(chuàng)新體現了美國政府改革所追求的目標:

  其一,建設低成本政府。政府效率低、浪費資源以及把錢用錯地方,一直是美國公眾不信任政府的首要原因。減低政府成本,首要就是削減政府規(guī)模。

  克林頓執(zhí)政時期,將美國政府裁員17%,這遠遠超過所有人的預期。值得注意的是,這次改革并不是由于經濟危機,而是來自降低政府成本的理念。美國政府成功地利用經濟繁榮,將裁減下來的人員轉移到不斷發(fā)展壯大的私人部門里。但是,政府成本減低的根本目的是要保證政府的有效性,因此不能只在政府規(guī)模上做“加減法”,必須對政府人員結構和分布進行調整。也是在克林頓執(zhí)政時期,美國政府將裁員獲得的開支剩余用來增加警力,有效地降低了犯罪率。

  其二,建設優(yōu)質政府。按照美國政府創(chuàng)新獎的標準,所有的政府創(chuàng)新都要以提高政府質量為目標。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美國聯邦政府開始實施客戶服務標準,一些州和地方政府也開始采取類似措施。在諸多創(chuàng)新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績效評估。許多政府部門根據服務的對象、自身的職能建立了可衡量的、定量化的評估體系。

  此外,高水平的公共服務并非只能依靠政府,私人部門和非營利部門也可以參與進來。1996年美國通過新福利改革法案,授予非營利組織、營利組織和宗教組織為窮人提供服務的合法權利。布什政府允許宗教組織為了實現社會目標而動用政府的經費。這是為了共同服務社會,政府允許非政府組織使用政府經費的又一個案例。

  其三,建設專業(yè)化政府。在美國,由于私人部門的發(fā)達,公共部門面臨著巨大的人才競爭壓力。除了薪酬方面落后于私人部門外,政府部門在員工的培訓上也不具備競爭優(yōu)勢。正如美國公務員領袖凱·科爾斯·詹姆斯曾經說的:“50年代的政府公務員基本上是由辦事員組成的。僵化的公務員管理體制造成了庸人政治?!?/p>

  過去20多年中,美國政府為了吸引優(yōu)秀人員進入公共服務隊伍,努力廢除舊的公務員系統中的一些自相矛盾的規(guī)定。比如,布什政府通過的建立新的國土安全部門的法律中,部分內容就不受過去的公務員法律制約。在州層面,一些州政府比聯邦政府的改革步伐更大,1996年,佐治亞州廢除了公務員體制,建立了類似私人部門的人力資源管理系統。

  其四,建設電子政府。總結過去20年的政府創(chuàng)新獎獲獎項目,可以清楚地發(fā)現,從90年代后期開始,與電子政府建設有關的創(chuàng)新占據了很大的比例。美國各級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政府網站建設。幾年前美國農業(yè)部獲得政府創(chuàng)新獎,主要原因就是將有機農場法案的意見稿放到網上,供農場主、環(huán)保主義者和各界人士討論。

  在美國學者看來,網絡的出現使技術創(chuàng)新與制度創(chuàng)新的互動與轉化成為可能。通過建設電子政府,不僅可以降低政府運行成本,還可以改善政府決策質量,提高透明度。-

 ?。ㄗ髡邽橹袊胤秸畡?chuàng)新獎的主要組織者之一)

  美國政府創(chuàng)新的14條經驗

  1、政府管理要從官僚控制的視角轉變?yōu)楣窈头帐褂谜叩囊暯恰?/p>

  2、合作機制的利用以及某些市場原則和做法的采取有利于政府管理,公共服務領域的競爭也可以改變政府對公共服務的壟斷,減少政府的冷漠。

  3、公民也是消費者,公民的滿意度是衡量政府績效的惟一合適標準。

  4、一些私人部門的創(chuàng)新,比如績效預算、成本核算、彈性預算賬戶等也可以應用于公共管理部門。

  5、對社會的治理不再是政府的特權,公民社會、市場都能發(fā)揮作用。

  6、政府也可以采取競爭原則并且把自己承擔的任務分包給私人部門,以利用它們的比較優(yōu)勢。

  7、國家的合適作用是為發(fā)展創(chuàng)造能動的環(huán)境并且賦權給公民。

  8、政府在改革過程不應該創(chuàng)造出新的官僚。

  9、盡管政府的一些責任可以轉交給私人部門和公民社會,但是政府并非過時無用的。政府依然是社會公正的維護者和社會安全網的提供者。

  10、政府官員是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創(chuàng)新者,他們創(chuàng)新的動力不是經濟收入而是公共服務倫理。

  11、在一個日益多元的社會中,民主政府在保持基本政治制度的同時,必須創(chuàng)新自己來滿足多元社會的多樣需要。

  12、盡管公平和效率并非總是可以兼得,但是創(chuàng)新要努力加強民主制度和程序的完善和強大。

  13、成功的創(chuàng)新必須以是否提高了公民的福利為標準。

  14、政府創(chuàng)新是實現目的的手段,而非目的。創(chuàng)新的目的一直是,也必須是提高生命的質量并使政府能回應公民的要求。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