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6日深夜,貝聿運望著窗外的萬家燈火,思緒難平。

  APP程序穩(wěn)定嗎?頁面會閃退嗎?市民體驗流暢嗎?這位應用開發(fā)部部長打開電腦,把已經檢測了無數次的程序又運行了一遍。工作群里,他的同事——上海市大數據中心的技術團隊和管理團隊,幾乎所有人在線。他們在等待,信心滿滿又遐思邇想。

  這注定是個不眠之夜。天亮時,經過新一輪改造升級的上?!耙痪W通辦”總門戶將正式上線,上海所有市民和企業(yè)將迎來一個“辦事像網購一樣便利”的時代。一場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政務改革,將從他們創(chuàng)建的這朵“政務云”出發(fā),延伸到城市的尋常巷陌。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是“一網通辦”的中樞神經,它通過重新布局整合的電子政務系統(tǒng),為神經末梢——上海全市所有行政服務中心、所有社區(qū)事務受理中心提供數據支撐,最終將便利而人性化的服務送到企業(yè)法人手上,把政策的善意傳導至群眾心里。

  潮起黃浦江,上海再領航。一條政府服務全生態(tài)鏈,從此貫穿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進程,為智慧城市的高質量發(fā)展涵養(yǎng)內功、激發(fā)潛能、匯聚創(chuàng)新力量。

  這場刀刃向內的改革是首創(chuàng),在全世界范圍內無更多經驗可借鑒?!芭蓬^兵”只有義無反顧,在社會發(fā)展激流中摸著石頭勇敢地往前蹚。這項事業(yè)在肇端伊始便深深打下“社會主義”烙印,注入“中國特色”靈魂。上海市委黨校副校長曾峻說,這是中國城市發(fā)展永遠不能丟掉的八個字。

  人民城市為人民,流溢在細節(jié)處

  如今,全新的“一網通辦”正式上線已有一年多。貝聿運擔心的問題沒有發(fā)生,迎來的是上海活力迸發(fā)的營商環(huán)境,市民企業(yè)辦事的高效便利,城市的健康運轉。

  市民只要在手機上點開“隨申辦”,便可得到勞動就業(yè)、企業(yè)開辦等服務;開飯店、開咖啡店,在線即可辦理;戶籍證明、出入境記錄證明等在線就可開具,無須“跑一次”。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的數據平臺,讓上海的政府服務現(xiàn)代化成為現(xiàn)實。

  “一網通辦”可概括為四句話:“一”就是一個總門戶,服務事項一口進出;“網”就是線上線下融合,服務事項全覆蓋;“通”就是全市通辦、全網通辦、單窗通辦;“辦”就是只跑一次,一次辦成。

  以人民為中心,所以分散的信息可讓群眾一次性獲取,市民和企業(yè)無須在政府部門之間往返。無聲的電流奔騰中,“政務云” 打破數據壁壘,打通數據孤島,構建信息交互通道,遙接不同部門地域,重塑供給側聯(lián)動協(xié)調新格局。

  “我們中國的政府真正做到了尊重群眾的時間和精力,我能體會到它在不斷進步?!笔忻駞怯穹以诳鐕惋嬈髽I(yè)工作,熟悉證件業(yè)務,她算了一筆賬:“過去新開一個飯店要準備30多份材料,現(xiàn)在只要12份;過去要將近3個月才能辦完,現(xiàn)在只要10天;令人贊嘆的是,過去要跑很多次,給4個部門提交4份申請表,現(xiàn)在只用交1份,跑1次!”

  人民政府的本質屬性,在速度和效率中體現(xiàn)了出來。曾峻說,對比西方國家,中國一能用最快速度運用新技術,二能集中力量辦大事,在短時期內迅速見效,這歸功于社會主義制度優(yōu)勢。

  改革之后,群眾“找部門”轉變?yōu)椤罢艺??!霸瓉砀髡块T碎片化的服務職能整合為一件件群眾企業(yè)具體要辦的‘事情’,群眾和企業(yè)不必再操心要跑哪些部門?!鄙虾4髷祿行母敝魅沃炜フf,“整體政府的理念有了實踐成果?!?/p>

  在楊浦區(qū)行政服務中心,線下窗口日均辦件量比2018年同比減少26%?!啊痪W通辦’讓很多事項只需網上辦理,群眾不必來大廳,讓數據替他們去跑?!睏钇謪^(qū)行政中心主任楊菊芳介紹。

  “人找服務”轉變?yōu)椤胺照胰恕?。市民主頁和企業(yè)專屬網頁能“記錄一生、服務一生、一人一檔、一企一檔”,提供主動服務、精準服務、個性服務。過去相對死板的目錄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我要問”“我要辦”“我的生活檔案”;過去“企業(yè)登記設立”“食品經營許可”等生硬的行政語言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我要開超市”“我要開咖啡店”……

  人民城市為人民。點滴間,細節(jié)處,流淌著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價值追求。朱俊偉介紹,上海市大數據中心最初擬定的名稱是“上海市政務大數據管理中心”。后來“政務”二字刪掉了,因為歸集的很多數據涉及民生福祉,關乎更廣泛的社會服務;“管理”二字也刪掉了,因為設立大數據中心的目的不是要“管”數據,而是要用好數據、服務群眾。

  敢于刀刃向內,知道往哪下刀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曾發(fā)問:今后群眾和企業(yè)找政府辦事,能不能做到像網購一樣便利?

  像網購一樣便利,意味著需求端手指一點,供給端的整個系統(tǒng)就要聯(lián)動協(xié)作、高效運轉。

  這是改革的深水區(qū)。站在歷史與未來的交匯點上,上海要不斷提高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際大都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就必須破解世界特大城市治理的共同問題——辦成一件事之難。

  上海信息化建設起步早、基礎好,早已建成法人、人口以及空間地理三大基礎數據庫。但彼此間的數據處于“各自為政”狀態(tài)。復旦大學教授朱春奎介紹,市場監(jiān)管、公安、出入境管理等領域自成體系,不容易整合,更不可能打破。

  問題癥結在此——“條線強,板塊弱”是現(xiàn)實,而群眾企業(yè)要辦成一件事,對應的往往是板塊。能否刀刃向內自我革命,破除固有的體制機制障礙,實現(xiàn)業(yè)務流程的革命性再造,成為破題之須。

  黨委和政府發(fā)出了堅定的號召,政府部門通力協(xié)作,開始向業(yè)務流程再造的重重困難進發(fā)。2018年4月,上海市大數據中心成立,統(tǒng)一組織和負責上海市的公共數據歸集、整合、共享、開放和應用管理,開始不停歇的技術攻關;上海各區(qū)的政府服務中心,開始進一步重塑業(yè)務辦理流程;各政府部門協(xié)調重組職能,放權,向自身“動刀子”……

  政府數據歸集共享后,各部門從“單打獨斗”轉變?yōu)椤皡f(xié)同作戰(zhàn)”,以往需要往返于每個部門辦理的事項,由一個部門牽頭辦理;以往需要在部門間來回調取的資料,由大數據中心集中提供。

  改革成效顯著,服務領域的活躍因子得以釋放。過去,律師劉虎為了立案,頻繁奔波于律所和法院之間。“一網通辦”運行后,他一次為手頭的22個案件在線立案,僅用了3個小時,通過手機支付就完成了繳費。這樣的故事在上海傳播開來。

  追求卓越的上海仍未止步。2019年4月3日,上海市召開“一網通辦”工作推進會議,市委市政府強調要將“一網通辦”推向縱深,“一抓到底,久久為功”。

  “一網通辦”還要繼續(xù)升級,做到實戰(zhàn)中管用、基層干部愛用、群眾感到受用。在“一網通辦”已接入2113項政府服務事項、92%的審批事項實現(xiàn)“只跑一次、一次辦成”的基礎上,上海又提出“雙減半”目標——行政審批事項辦理時限減半、提交材料減半。

  為實現(xiàn)這一目標,上海市區(qū)兩級聯(lián)動,按照具體辦理情形逐一壓減審批承諾時限,推動審批部門縮短審批辦理時限,大幅精簡辦事過程中需要申請人提交的申請材料。沒有法律法規(guī)依據的證明材料、能通過數據共享或網絡核驗的材料、能通過電子證照庫調取的證照、能通過告知承諾方式解決的材料,一律不需提交。

  認真細致工作下,市區(qū)兩級行政審批事項“減時限”達到59.8%,“減材料”達到50.5%,雙雙實現(xiàn)年度目標。

  “節(jié)省市場主體的時間、精力和運營成本,就是為市場主體營造機會,為他們抓住商機創(chuàng)造條件。”曾峻說,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之下,“一網通辦”持續(xù)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幫助上海不斷解放社會生產力。

  今天,“一網通辦”全流程一體化在線服務平臺的“一梁四柱”架構已經穩(wěn)固。上海在解決特大城市治理難題的路上向前邁進,為全球城市治理應對深層次變革提供了一份中國方案。

  做人民的“店小二”,是自信也是榮耀

  徐匯區(qū)行政服務中心分黨組書記、主任宋開成自稱“店小二”。“‘一網通辦’提升了線上辦事的速度,而我們要做的是實現(xiàn)線下辦事的體驗度?!彼伍_成認為,奮斗在線下的“店小二”直接面對群眾訴求,是實現(xiàn)“一網通辦”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重要角色。在“一網通辦”系統(tǒng)的神經末梢,上海政府服務部門的工作人員都認領了“店小二”這一光榮的稱謂,用心用情服務群眾。

  坐鎮(zhèn)綜合窗口的業(yè)務員,被市民尊為“十八羅漢”。改革進程中,徐匯區(qū)行政服務中心把83個部門專窗壓縮為18個綜合窗口,實現(xiàn)收件審批分離。從此,群眾和企業(yè)只需取一個號,進一扇窗,辦所有事。

  “十八羅漢”之一吳菁菁,過去負責食品生產咨詢的窗口,只需掌握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單一領域的專業(yè)知識?!傲悴顒e受理”綜合窗口的設立,意味著她要承接人社、工商、衛(wèi)生等多線條的業(yè)務,從“??颇苁帧鄙墳椤岸嗝婺苁帧薄?/p>

  2018年夏天,吳菁菁與同事經歷了3個月的“魔鬼訓練”,要掌握的新知識令她震驚——29個部門353項法人事項、1015種辦事情形!她們把一天24小時精細地掰開使用,全身心撲在學習上。在吳菁菁看來,自己的耐心、專業(yè)技能和臉上的笑容,能照亮政府為民服務“最后一公里”的“最后一米”,她為自己感到驕傲。

  “店小二”下班后,“永不打烊的店小二”依然在崗。24小時自助服務大廳里,自助證照柜、自助政務服務機為群眾和企業(yè)提供不間斷的服務。

  24小時自助服務大廳被復制到社會服務領域。在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徐匯支行,市民李女士在自助政務服務機前,簡單操作后不久,便領取了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證。

  “政府服務大廳搬到了銀行,銀行的智慧柜員機也嵌入了政務功能?!腔壅?銀行服務’方案找到了實踐路徑?!敝悬h委書記、行長孫薇介紹,政銀“雙引擎”驅動模式正努力向縱深發(fā)展?!暗晷《本瘢诟鼜V泛的領域傳遞開來。

  政府服務講秩序,講效率,在“全科店小二”戴海燕看來,更要講人性。再高端的云、再完善的政務網絡,要傳遞政策和服務的善意和溫度,最終離不開人。

  2019年3月的一天,一位70多歲的老人在中午11點來到徐匯區(qū)行政服務中心辦理社??ǜ聵I(yè)務。恰逢當天社??ㄏ到y(tǒng)升級,要11點40分后才能辦理。

  了解到老人身體欠佳、下午還要去醫(yī)院看病,戴海燕建議老人留下申報材料,先回家吃飯?!袄夏棠淘侵然販啵歪t(yī)需要使用三代社????!贝骱Q嗟谝粫r間幫助老人辦好社保卡,放棄午飯和午休時間送證上門。

  戴海燕把社??ń坏嚼先耸掷铮槺隳闷鹗謾C幫助預約醫(yī)院的網上掛號和出租車接送服務。一位剛剛來到上海不久、住在老人家里的交換生,用手機默默記錄了整個過程,發(fā)到社交網絡。他評論道:“這就是中國,這就是上海?!?/p>

 ?。▽W術指導:中共上海市委黨校副校長、教授曾峻)

一網通辦
核心支撐系統(tǒng)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tǒng)、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依托"產品+咨詢+數據+標準"框架,構建"管治支撐MS、數據標準DM、數據共享DNA、業(yè)務協(xié)同MAT、組織進化IEP"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yè)務系統(tǒng),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yè)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xiàn)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系統(tǒng)套裝,即時落地

責任編輯: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