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革命老區(qū)延安,延運集團客運管理部經理韓冰再也不用為辦理車輛經營許可證件等證件苦惱了。

  “在過去,申辦不同客運線路證件要找多級部門,省際客運線路得在西安辦,忙的時候一周得跑好幾趟西安?!表n冰說,公司有上千輛客運車,分批次不定時需要更換相關證件,他因此常年在區(qū)、市、省級相關部門間奔波。

  如今,韓冰只用在延安市為民服務大廳一個窗口,就能輕松辦好所有事情。

  讓韓冰如釋重負的,是延安市一場“刀刃向內”的改革。2018年3月,延安將市發(fā)改委、工商局等28個部門承擔的106項行政許可事項的審批職責,劃轉至新組建的延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實施“一枚印章管審批”,著力破解企業(yè)和群眾在辦事過程中的難點、堵點和痛點,促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向縱深發(fā)展。

  75年前,毛澤東同志著名演講《為人民服務》在延安發(fā)表。如今,延安作為陜西省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和全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雙試點”城市,在以轉變政府職能、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激發(fā)市場活力為目標的改革中,正把為人民服務的初心宗旨不斷向新層次推進。

image.png

12月11日,在延安市為民服務大廳,工作人員引導市民通過自助終端辦理業(yè)務。新華社記者 張博文 攝

  延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利功說,經過一年探索,延安建立起一張藍圖統(tǒng)籌項目、一個系統(tǒng)統(tǒng)一管理、一個窗口提升服務、一張表單整合材料、一套機制規(guī)范運行、一個部門集中審批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體系,打破了原行業(yè)部門分散審批管理相互掣肘的體制藩籬,破解了行業(yè)規(guī)定效力不清、審批流程繁雜冗長等難題。

  “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材料網上流轉,統(tǒng)一窗口出件?!蓖顿Y項目科呼婷婷說,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方面,所有項目審批事項以及水、電、氣、暖等市政設施報裝都在一個專區(qū)、一個科室閉環(huán)式辦結?!霸瓉硎瞧髽I(yè)和群眾多部門跑,現在,審批事項和各種評估評審事項作為內部協作事項,由我們在內部‘跑’?!?/p>

  此外,行政審批事項由分散串聯轉變?yōu)榧胁⒙?,給企業(yè)和群眾提供更優(yōu)質和高效的政務服務。一次申報中,不同審批階段可以實現材料共享共用,告別了材料多頭申報、重復提交等問題。

  改革的“含金量”可以從一組數據中體現:在工程建設項目方面,企業(yè)投資項目審批事項由42項精簡到16項,審批材料由156件精減到89件,審批時限壓縮至70個工作日內辦結。

  “整個工期提前4個月左右,為公司節(jié)約各種成本上千萬元?!睂τ谘影彩袇^(qū)中心街地下城市綜合體項目負責人耿振銘來說,真金白銀的實惠,是審批制度改革帶給企業(yè)的紅利。

  “項目今年3月15日啟動,5月30日拿到最后一個許可證,只用了50多個工作日?!睆臉I(yè)25年的耿振銘說,改革前,這樣的速度難以想象。他此前所做的類似項目中,辦理各種審批手續(xù)平均需8個月時間。

  王利功說,截至目前,延安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承擔的各類行政許可事項已由組建時的106項增加到了171項,承擔的政務服務事項達到228項。在延安市為民服務大廳,“進一扇門、辦所有事”和“最多跑一次”的目標已基本實現,但改革的步伐不會停止。


       附:國脈“一網通辦”核心支撐系統(tǒng)(GDBOS),助力數字政府建設

  數字政府2.0操作系統(tǒng)、政務數據體系2.0基礎標配、政務服務一體化升級方案。又名“政府數據業(yè)務操作系統(tǒng)”(GDBOS), 是基于國家有關政策要求、各地實踐經驗、數據體系理論、微服務技術架構,圍繞“大數據、大系統(tǒng)、大平臺”融合一體思路,為各地數字政府升級而量身打造的一套作業(yè)平臺。運用數據體系、標準治理、業(yè)務再造、組織進化等工具和方式,可從結構、標準、模塊架構上對當前政務服務平臺體系進行優(yōu)化、重組和升級。有效適配部委、省、市、縣(區(qū))不同層次需求,支撐數據整合共享、政務流程再造和服務模式升級,全面提升政務服務能力,夯實數字政府基礎,為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重要支撐。

  依托"產品+數據+標準"框架,構建"標準支撐、數據體系、業(yè)務再造、數據治理、管理賦能"五大體系,無縫銜接既有業(yè)務系統(tǒng),有效驅動政務服務整體運作:①落腳在“辦成”,把政務數據歸集到一個功能性平臺,企業(yè)和群眾只進一扇門就能辦成不同領域事項;②綜合提升政府政務服務、數據整合與治理能力,并最終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與智慧組織進化。

image.png

責任編輯: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