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的網絡升級乍看起來似乎不是什么難題,但對于企業(yè)的IT主管來說,怎么做好網絡平滑升級還是有壓力的。有些CIO在做網絡升級項目時,由于前期規(guī)劃不到位,在升級改造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這給了他們重重壓力。面對企業(yè)網絡的升級改造,CIO怎樣才能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
熟悉業(yè)務
很多CIO往往注重升級過程中設備的選擇,而忽視了業(yè)務系統在升級前的監(jiān)控。在升級項目結束后,他們擔心網絡系統和應用系統升級得不到業(yè)務部門的認可,投資回報不明顯,而遭到高層的質疑。
現在的網絡比以前復雜許多。在各行各業(yè)中,不斷有新的網絡應用,這對網絡性能要求是非常高的。所以,CIO要搞清楚網絡的可用帶寬是否滿足新型應用(VoIP、視頻會議),異常流量是如何產生的。他們用數據說話,證明網絡是否存在升級的必要。
在網絡升級前,首先要判斷網絡連接的狀態(tài),即網絡斷開連接的情況是屬于偶然性的還是經常性的。
其次是要排除內網的安全隱患和資源濫用。網絡蠕蟲病毒的瘋狂肆虐、ARP病毒的爆發(fā)都嚴重地影響著網絡信息的正常傳輸,甚至導致整個局域網發(fā)生癱瘓。股票軟件、即時軟件以及BT下載的流量如同洪水猛獸,導致正常業(yè)務經常無法正常運轉。
最后要以網關為分界點分析網絡緩慢的原因,給自己一個充分的理由,升級不一定要動“大手術”。道理很簡單,因為網絡的傳輸是雙向的,傳輸速度取決于網絡雙方發(fā)送與接受速度的快慢以及網絡之間的線路質量。許多網管將外網的瀏覽、下載及其他網絡服務的緩慢歸結到核心設備的負載問題,這樣判斷網速的方法是不正確的。對于公司防火墻以外的網絡而言,由于訪問需要經過多次路由,所以數據傳輸的時間會比較長。如果對方的網絡接入鏈路是個慢速鏈路或者訪問量非常大的話,必然也造成其他用戶訪問緩慢。
分布實施
在網絡升級中,切忌希望一口吃成胖子,應分步實施并充分做好回滾測試,就好像是CIO得了高血壓就需要不斷地吃降壓藥一樣。比如,在確定設備的型號和策略重新規(guī)劃后,我們可以套用測試環(huán)境中的配置語句開始實施。具體的升級過程可以劃分為不同的階段,并爭取按照時間段準確實施。比如:
第一階段,預期時間的測算,通知通告下發(fā);
第二階段,數據備份和策略備份,為設備回滾做準備;
第三階段,線路的改造、核心層的改造、匯聚層的改造、網絡出口的改造,各專網的建設改造以及相關應用系統的升級改造,此時要注意保證與接入層兼容;
第四階段,以網絡或接入間機房(物理區(qū)域)為模式,調整各個接入層設備以及上述各應用系統和網絡管理系統的完善;
第五階段,數據收集與預期效應對比。
從實際情況來說,提前規(guī)劃和完整性度量對于網絡升級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可以減少重復性投資和無謂投資,也可避免在升級過程中長時間影響業(yè)務的情況發(fā)生,以及網絡性能下降和產生力降低所帶來的間接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