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門的會議就一定是冗長、嚴肅、沉悶的嗎?未必!某媒體便披露了北京市一次政府工作會議述職評議的一些有趣花絮。據稱,會議“首次在生動的多媒體‘大片’中開始”:“在述職現(xiàn)場,首先播放了本次會議上4位述職官員的多媒體短片,每個短片5分鐘,詳細的畫外音介紹、滾動的字幕配以生動的畫面,再現(xiàn)了4位政府官員的工作點滴。這也使得本次會議的述職評議成為最‘生動’的一次。據工作人員介紹,雖然短片時間不長,但充分體現(xiàn)了政府工作的創(chuàng)新,也是為了幫助會議組成人員更好地了解述職人員的基本情況?!?/p>

   其實,在政府會議上以新技術工具進行多媒體內容演示,這一事件的意義和影響不止在于“形式”層面的創(chuàng)新,也不止在于讓會議內容變得更“生動”有趣——更重要的,它展現(xiàn)出了當前政府相關官員與時俱進的積極心態(tài)和務實前瞻的國際化思維。

    在京滬穗等大城市的一些商業(yè)公司,會議或培訓時借助PowerPoint幻燈片、Word文檔、Excel表格、錄像剪輯、網頁及其它應用程序的數據功能,在與會者之間實現(xiàn)信息的直觀展示與實時共享,這已是司空見慣的事;而在一些發(fā)達國家,政經界借助計算、通信等高科技手段處理政務、商務則更是蔚然成風。

   中國的政務信息化建設理應與時俱進——這種進步不應僅體現(xiàn)在硬件的“到位”和軟件的“正版化”等方面,更重要的,是要淋漓盡致地釋放信息化軟硬件的能量,進而解放思想、改進工作。

   新技術工具能夠有效幫助政府部門提高會務的“含金量”。僅以會務為例,以前,一說起開會,很多人會立刻聯(lián)想起這樣的場景:厚厚的講稿、無奈的領導、疲倦的聽眾和尷尬的氣氛……發(fā)言者要宣講的內容總是很多,而聽眾的熱情卻往往難于調動。一場會下來動輒兩三個小時,聽講雙方均感疲憊。難怪一位曾為美國紐文海市市長擔任助理的中國官員對于美國政務會議的高效率大感驚詫(見《我在美國當市長助理》一書)。新的計算、通信技術手段有助于我們的政府部門節(jié)約會議時間、提高會務的“含金量”——通過圖文并茂的PPT,發(fā)言者可將重要的事實、觀點、證據直觀地呈現(xiàn)于聽眾眼前;你也可以應用Excel工作表,將月報、季報、年報的數據展示給聽眾供其審查評判,或是利用“數據透視圖”(僅Office 2003支持),將表格轉換為柱形圖、條形圖、棱錐圖,讓你的宣講內容既清晰又有趣。而像本次政府工作會議述職官員那樣,用多媒體影片的形式替代“基本情況介紹”,顯然就更進一步了。

   不過,如果只是將新技術工具用于政府會務,那便有些大材小用了。供職于某部委的一位公務員朋友介紹說,他身邊的同事都能“熟練應用Office 2003、MSN等辦公系統(tǒng)、即時通信軟件來處理日常的公務”,包括辦公過程中的文字處理、表格的應用和計算、會議演示、信息的交流等等。他特別提到,以瞬息千里之勢演進的IT技術的確“令繁瑣的工作事半功倍”,而且,如今的辦公軟件大幅強化了基于網絡協(xié)同作業(yè)的功能,“一個應用程序往往能和其他應用產品、服務器產品、相關服務產品以及豐富的解決方案緊密集成”,從而將部門內的每一位工作人員聯(lián)結在一起,優(yōu)化了業(yè)務流程?!斑@不啻為一個功能強大的信息技術生態(tài)系統(tǒng),我們部門的信息化建設因而變得高效、標準、快速。”他說。

   此外,深入掌握、熟練使用現(xiàn)代化的辦公、溝通工具,這能夠彰顯出政府官員的創(chuàng)新意識和技術素養(yǎng)——當然,還有真正從思想意識、行為習慣上與國際接軌的一種心態(tài)。

   由此可見,前面所提到的政府工作會議述職評議過程中出現(xiàn)的這種新氣象著實令人鼓舞。這一事件表明,我們的政府不止是在積極采購和部署信息化軟硬件產品;還在普及信息化知識、推廣信息化應用、培養(yǎng)信息化習慣。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