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不斷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把陽光透明作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的生命線,以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過程信息依法公開為抓手,推動公共資源陽光交易,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著力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打造“四最”營商環(huán)境。
一是健全平臺電子系統(tǒng)功能,夯實全過程信息公開基礎。按照有關政策要求,明確交易、服務、監(jiān)管等各子系統(tǒng)的功能定位,并落實在三系統(tǒng)的設計和建設工作中,實現了系統(tǒng)間既獨立運行又互聯互通,信息資源全面共享。同時,依據相關政策規(guī)范并結合我市實際,編制了《六安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系統(tǒng)交易項目運行流程V1.2》,進一步優(yōu)化和明確工程建設、政府采購、產權交易、土地礦產、其他領域交易等五類交易項目的運行流程,以及招標人、代理機構、交易平臺、監(jiān)管部門等各方工作要求,自6月1日全面上線至9月30日,已運行各類進場交易項目1589宗。
二是以陽光透明利企便民為導向,推進公共資源交易全過程信息公開和辦理流程信息公開。根據《六安市公共資源交易平臺系統(tǒng)交易項目運行流程V1.2》明確的交易項目運行環(huán)節(jié),對應梳理出39個節(jié)點構建起全過程信息公開的框架,每個節(jié)點的辦理過程、時限、結果也一并同步公開,實現公共資源配置決策、執(zhí)行、管理、服務、結果的全生命周期公開,特別是市場主體、社會公眾關注的投標保證金退還進度、項目審批和招標采購情況等。今年以來已實現2987宗交易項目的全過程信息公開。
三是多舉措降低交易成本,提升市場主體獲得感。六安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持續(xù)深化公共資源交易平臺整合共享,在取消投標報名后,率先對接使用“安徽省公共資源交易市場主體庫”,推行多業(yè)務合并辦理,實現市場主體信息、數字證書和電子簽章信息的全省互認互通,大力推廣招標文件免費獲取、在線發(fā)放電子中標/成交通知書、合同在線簽訂和公開,真正讓數據“多跑路”、投標企業(yè)“零跑腿”,進一步擴大擔保保函在公共資源交易投標和履約等場景的應用,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市場主體獲得感明顯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