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png

識別小程序二維碼,加入本次會議群


“2020智慧中國年會”于今日上午在北京召開,點擊下方圖片鏈接即可進入年會視頻直播通道。




2020年11月26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信息化研究中心、國脈研究院聯合開展“第二屆(2020)中國數字政府建設風向指數暨特色創(chuàng)新50強評估活動”發(fā)布了《第二屆(2020)中國數字政府建設風向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這個報告下了很大功夫,實打實地面向全國32個省、146個城市開展了實測評價,可以說接到了我國數字政府建設的地氣上。這個報告一個突出特點,是在數字政府建設上,把自上而下的指導,與自下而上的實踐,結合在了一起。人們可以通過報告,直接把住我國數字政府建設的脈動。在這里介紹一下報告的背景。



創(chuàng)新行政方式:十九屆五中全會部署數字政府建設新要求


在政治與行政關系上,數字政府建設主要定位在行政上。建設數字政府是“創(chuàng)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的重要途徑和關鍵抉擇。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優(yōu)化政府職責體系,完善公共服務體系,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創(chuàng)新行政管理和服務方式,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建設,健全強有力的行政執(zhí)行系統,提高政府執(zhí)行力和公信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O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進一步提出,“加強數字社會、數字政府建設,提升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全面實行政府權責清單制度”。其中還透露了下一步政府信息共享的新動向:“擴大基礎公共信息數據有序開放,建設國家數據統一共享開放平臺。


報告牢牢把住行政這條主線索,并且上升到“行政方式”這個概念上把握未來數字政府建設的風向。大家知道,與行政方式對應的,是生產方式。二者的區(qū)別,一個是提供公共產品,一個是提供私人產品。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都是從工業(yè)社會向數字社會的轉型的標志。從前一個現代化水平,提高到后一個現代化水平,變的主要就是生產方式、行政方式。


以服務需求為導向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雙循環(huán)格局催化數字政府建設新思路

中央著眼于“十四五”以及中長期發(fā)展大勢,提出要加快形成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應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zhàn)略基點,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把實施擴大內需戰(zhàn)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chuàng)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chuàng)造新需求。因此,要通過經濟數字化與體制改革雙輪驅動促進雙循環(huán)格局加快形成,加速形成以國內大循環(huán)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huán)相互促進的新發(fā)展格局,為此,就要全方位、系統性、有目標、有規(guī)劃、有重點地進行數字政府建設。


建立有利于雙循環(huán)的良好營商環(huán)境,是未來數字政府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落實這一重要要求,通過建體系、建平臺、建機制,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huán)境,依托國內強大市場,使我國成為吸引全球優(yōu)質要素資源的強大引力場,為實現高質量發(fā)展、構建新發(fā)展格局提供助力。


國脈研究院率先提出了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的頂層設計,即“一條主線”以人為本數據賦能,建立穩(wěn)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營商環(huán)境;“二個目標”提高辦事效率、提升企業(yè)獲得感;“三個面向”法治化、市場化、國際化;“四個展望”高質量、高效能、高素質、高水平;“五度模型”政務服務便捷度、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活躍度、市場開放規(guī)范度、法治保障健全度、共治共享和諧度。通過測評,還發(fā)現了實踐中一些好的做法。例如余杭政務平臺通過超市機制,用數據服務促進內循環(huán)?!俺俗寯底仲Y源共享‘像購物一樣方便’,這個‘超市’還具有良好的‘售后評價’功能。”余杭將建立全流程的反饋評價機制和運維監(jiān)測服務,來掌握“超市”中各類“商品”的上架率和使用率情況,“根據使用者在平臺上公開評價,相關供給部門對‘商品’進行優(yōu)化提升,進一步促進數字資源管理全流程的革新與內循環(huán),實現海量數據信息的增值利用?!?/span>


生態(tài)治理與協同治理:黑天鵝事件助推數字政府建設新步伐   


2020年突然爆發(fā)的新冠肺炎,對全球治理能力與治理體系建設水平是一次大考。我國政府以優(yōu)異的表現,帶領中國率先走出了疫情率先遏制住了疫情,并恢復了經濟活動。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金磚國家領導人第十二次會晤上表示,中國向全世界證明,中國的抗疫措施成效顯著、有目共睹,中國為其他國家樹立了良好的榜樣。


在應對疫情中,中國政府不僅表現出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yōu)勢,而且在動員社會、組織民眾方面,表現出生態(tài)治理、協同治理方面的良好表現。從疫情大規(guī)模擴散到防控形勢取得積極進展的整個過程中,數字政府在經濟調節(jié)、市場監(jiān)管、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等領域精準施策,為推動有序復工復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疫情防控常態(tài)化后,“后疫情”時代的政務數字化轉型意識和步伐將進一步提速,進一步加強生態(tài)治理與協同治理,有利于治理體系既具有應對集中式風險的能力,也具有應對分布風險的能力,使民眾的安全感、幸福感進一步提高。 

 


新基建、新智能:新一代信息技術強化數字政府建設新動能

 “新基建”提供新機遇。2020年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出臺信息網絡等新型基礎設施投資支持政策,未來SG與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深度融合,將為數字政府建設賦能,為城市建設賦能,讓全數字化城市建設變?yōu)榭赡堋?/span>


云計算以其虛擬化、可擴展、可靠性等優(yōu)勢決定了其成為解決電子政務難題的強大武器,能對海量、多樣化的大數據進行云計算;大數據成為新能源。大數據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可以與政府治理緊密結合起來,其深入及廣泛應用將會給政府帶來科學和精準的決策支持,優(yōu)化公共治理;人工智能成為新助力。人工智能正從專用人工智能向通用人工智能跨越式發(fā)展,可加速與其他學科領域的交叉滲透,提升政府決策支持效能。


無論SG、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還是物聯網,技術都不是目的,轉化為能力,特別是提高行政效能,使人民滿意,才是服務型政府要追求的效果。隨著行政管理和服務方式的創(chuàng)新,數字政府將引領我們走向一個全新的治理現代化時代,從而邁入高水平數字社會。



歷屆榜單

2019數字政府十大創(chuàng)新人物在京隆重發(fā)布

http://www.0375edu.org.cn/news/268216.htm

2018數字政府十大創(chuàng)新人物在京發(fā)布

http://www.0375edu.org.cn/news/243024.htm

2017中國互聯網+政務十大創(chuàng)新人物榜單

http://www.0375edu.org.cn/news/178758.htm

2016中國優(yōu)秀電子政務工作者"評選結果發(fā)布

http://www.0375edu.org.cn/news/46456.htm

2015中國優(yōu)秀電子政務工作者名單揭曉

http://www.0375edu.org.cn/news/42640.htm

2014年"優(yōu)秀電子政務工作者"獲獎名單揭曉

http://www.0375edu.org.cn/news/39499.htm

2013年“優(yōu)秀電子政務工作者”獲獎名單揭曉 9人獲獎

http://www.0375edu.org.cn/news/35355.htm

2012年中國“電子政務優(yōu)秀工作者”獲獎名單揭曉 全國16人獲獎

http://www.0375edu.org.cn/news/20817.htm

image.png

識別小程序二維碼,加入本次會議群

責任編輯:qinp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