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政務服務數據加速奔跑,越過時間、越過地域,讓“一網通辦”離我們越來越近,一體化、集約化、網絡化的政務服務平臺成為了數字政府建設的新“地基”。記者調研發(fā)現,用數據決策、用數據管理、用數據創(chuàng)新的治理機制,正在成為推動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深化“放管服”改革的重要手段。
從分割到貫通 政務服務匯聚“一張網”
近年來,各地區(qū)各有關部門積極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工作,大力建設本地區(qū)本部門政務服務平臺,取得積極成效,但也存在各平臺建設管理分散、服務系統繁雜、事項標準不一、數據共享不暢等突出問題。
為強化頂層設計和整體聯動,推動各地區(qū)各部門平臺規(guī)范化、標準化建設和互聯互通,全面提升各級政府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國務院辦公廳牽頭建設的國家政務服務平臺于2019年5月上線試運行,這標志著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以下簡稱全國一體化平臺)初步建成。以國家政務服務平臺為總樞紐,打造了聯通31個?。ㄗ灾螀^(qū)、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46個國務院部門平臺的全國政務服務“一張網”,構建了國家、省、市、縣多級覆蓋的政務服務體系,并不斷向鄉(xiāng)鎮(zhèn)(街道)、村(社區(qū))等基層延伸。
隨著全國一體化平臺“一張網”的服務功能顯著提升,國家政務服務平臺正在成為數據共享的總樞紐,與各地區(qū)各部門政務服務平臺共同推動“放管服”改革向縱深發(fā)展。
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地以全國一體化平臺為依托,借力“數據”打響了一場疫情防控的阻擊戰(zhàn)。在這場數字戰(zhàn)“疫”的過程中,“數字治理”從概念變成社會共識,全國一體化平臺實名注冊用戶超過5億人,各地借助全國一體化平臺,實現了不同系統的高效打通和數據快速流動。“健康碼”已經成為百姓日常生活的“剛需”。從疫情防控數據的共聯共享,到中小微企業(yè)復工復產優(yōu)惠政策的精準送達,再到“健康碼”的全國“一碼通行”,全國一體化平臺發(fā)揮了重要的支撐作用。
《2020聯合國電子政務調查報告》顯示,我國電子政務發(fā)展指數排名已提升至全球第45位,比2018年提升了20位,其中在線服務指數由全球第34位躍升至第9位,邁入全球領先行列。全國一體化平臺建設的不斷推進,對于電子政務在線服務指數的迅速攀升起到了積極的推進作用。
從被動到主動 各地創(chuàng)新實踐取得突破
今年1月8日,重慶的劉女士想在成都開辦公司,得益于川渝兩地“跨省通辦”在2020年底新推出的“營業(yè)執(zhí)照‘異地互發(fā)’服務”,劉女士在重慶的政務服務大廳只花了半個小時,就拿到了成都公司的營業(yè)執(zhí)照。
依托全國一體化平臺,各地方政務服務也涌現出不少創(chuàng)新實踐,成效顯著。
廣東省的“粵省事”平臺集成87種個人電子證照,上線1600多項高頻服務,88%實現“零跑動”,平臺實名注冊用戶突破1億,成為政務服務平臺的旗艦品牌。
浙江省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總抓手,持續(xù)拓展網上政務服務功能、優(yōu)化辦事服務體驗,大力推行“一件事”模式,截至2020年12月,已在浙江政務服務網、“浙里辦”APP上線運行40件“一件事”。
江蘇省率先將交通運輸系統1000多種行政審批類印章進行調整、合并、規(guī)范,真正實現“三集中、三到位”“一枚印章管審批”。
各地區(qū)依托全國一體化平臺,不斷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從“線下跑”向“網上辦”、“分頭辦”向“協同辦”轉變,政務服務“一網通辦”能力顯著增強,為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便利企業(yè)和群眾辦事、數字政府建設邁上新臺階提供了有力支撐。同時,各地區(qū)依托全國一體化平臺,大力推進“一網通辦”,辦事服務持續(xù)減時間、減環(huán)節(jié)、減材料、減跑動,全國一半以上行政許可事項平均承諾時限壓縮超過40%。
創(chuàng)見未來 愿景終將實現
未來的政務服務會是什么樣的?記者在采訪中,遇到基層政務服務人員這樣暢想:每晚八九點會是線上政務服務的辦事高峰期,24小時不打烊不間斷;現場的政務大廳可能成為老百姓的活動中心,政務服務一體機和辦事窗口也可以設在環(huán)境優(yōu)美的咖啡廳、便利店,老百姓邊喝咖啡邊辦事,咖啡沒涼,事就辦完了。
當前,我國正在經歷從單一電子政務到數字治理的轉型。全國一體化平臺積極推進了數字政府建設,促進了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數字化水平的提升。
數據從匯聚、共享、開放,最終到各種場景的創(chuàng)新應用,是政府部門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也是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積極探索。
電子政務的智能化發(fā)展,也將對龐大的政務服務體系形成極為關鍵的流程再造,將對政務服務本身的工作場景、服務形式、崗位設置等產生重大改革和深遠影響。真正以用戶為中心、更人性化、主動化和精準化的服務體系將呈現于眼前,這將對下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yōu)化營商環(huán)境產生重要的借鑒和啟示。
也許當前,還存在區(qū)域發(fā)展不平衡、法律配套建設滯后、“數據孤島”和“數據部門私有”等深層問題尚未完全解決,企業(yè)和群眾辦事還有不少堵點和難點。但這些問題正是下一步“放管服”改革和數字政府建設需要發(fā)力之處。
據了解,下一步,全國一體化平臺將圍繞創(chuàng)新行政管理和服務方式,進一步加快建設步伐,持續(xù)提升服務效能。深入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有效滿足企業(yè)和群眾異地辦事需求;推動線上線下深度融合,使不會使用互聯網的老年人等群體也能享受精準便捷的公共服務,逐步消除“數字鴻溝”。同時,加強數據有序共享,“讓群眾少跑腿、數據多跑路”;統籌推進“一網通辦”和“一網統管”,依托全國一體化平臺推動政務服務和監(jiān)管的應用創(chuàng)新,助力“放管服”改革,推進數字政府建設。
“民本德政,福澤后人”,“一網通辦”漸行漸近,政務服務美好愿景終將實現!
更多精彩,請關注“國脈數字智庫”及“數字政府智庫”SO
(官方微信)
“數字政府智庫”SO是面向政府相關組織單元(個體、團體、機構等)的一個大眾化、開放式、賦能共益的智慧組織構建與深度協作平臺,助力政府組織數字化轉型與個體挖潛,引領以人的關系為核心的價值連接與協同創(chuàng)新。
微信掃碼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