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遠駐村論壇”是平遠縣順應“十百千萬”干部下基層駐農村工作的需要,在全國率先開通的駐村工作網站。自2006年開通以來,該網站深受廣大駐村干部的歡迎,到目前為止點擊率已達到91萬,在全國同類網站中排名第一。
空中課堂
機關干部學做村官
2008年3月16日上午,平遠縣河頭鎮(zhèn)雙溪村率全縣之先舉行“競選演講比賽”,在村小學體育場上召開村民大會,由競選“村官”的8名競選者發(fā)表《施政演講》,使村級班子和村小組班子在充分發(fā)揚民主的前提下換屆,為該縣村(居)委換屆選舉工作拉開了精彩的一幕。
梅州大堤管理處駐村干部廖宇光是上述事件的策劃者之一。2006年6月,他從機關來到駐點村——平遠縣河頭鎮(zhèn)雙溪村,擔任村支部副書記。20多歲的他以前一直在機關上班,沒有基層工作經驗,不知從何入手開展工作。聽聞平遠縣開通了一個駐村論壇,便上網查看。
2005年,省委組織“十百千萬”干部下基層駐農村活動鋪開,次年4月,平遠縣委組織部和縣委駐村辦針對駐村干部分散不便管理、溝通聯系不暢、文化生活單調的狀況,開設了全國首家駐村工作網站——“平遠駐村論壇”(http://www.pyzcw.com),把駐村網站作為駐村工作管理的“指揮棒”和“空中課堂”,及時把有關駐村工作的通知和文件等上傳到網站。
此外,該縣駐村辦還上傳一些指導性強的管理文章,如《怎樣做一名村干部》和《如何處理群眾糾紛矛盾》等,讓缺乏農村基層工作經驗的駐村干部盡快熟悉情況,掌握相應的工作方法。
“從‘心’開始”,這是廖宇光從駐村網站《怎樣做一名村干部》的文章中得到的啟發(fā)。駐村第二天,他就與工作組成員一起,跟著村支部書記走村串戶,重點走訪村民代表、組長、農村黨員、致富能手以及困難戶家庭,真誠地與群眾交流,了解最真實的民情和村情。慢慢地,這位從城里來的“干部”被村民們接受了,他也漸漸成長為一位經驗豐富的基層干部。
今年是村(居)委換屆之年,駐村網站及時上傳了一些村(居)委換屆的文件和通知;廖宇光認為“演講競選”的做法有助于選好村里的當家人,而目前這種做法在平遠還未被采用,在得到縣村(居)委換屆辦的同意后,這場雙溪村的“競選演講比賽”就此上演。
互動平臺
駐村干部交流經驗
“平遠駐村論壇”的開通,不僅培養(yǎng)了眾多優(yōu)秀“村官”,還讓駐村干部有了一個交流駐村經驗,坦露駐村心聲的互動平臺,論壇設有“駐村文苑”、“駐村日記”、“新農村建設”、“民情日記”和“村(居)換屆”等欄目。
省社保局駐大柘鎮(zhèn)程北村的任職鍛煉干部陶小剛說:“從繁華的大城市到僻靜的小山村,一開始時,不論是物質生活,還是精神生活,我都不適應。但每晚到“平遠駐村論壇”網站與眾多網友交流駐村工作經驗,討論新農村建設話題,又讓我找到了家的感覺。”
《淺談新農村建設與農村環(huán)境保護》、《關于農村發(fā)展黨員工作的調查與思考》、《臍橙樹下養(yǎng)土雞,改善平遠農村面貌》等駐村干部從實踐中總結的經驗之談,得到熱烈響應,點擊率均達到上千次。
“新農村建設”,是駐村干部經常談論的話題。大家對于新農村建設有著不同的理解,在網上你一言我一語,結合駐村干部越如(網名)所寫的文章《淺談新農村建設與農村環(huán)境保護》,發(fā)表各自的看法。在關于新農村建設的二十字方針中,大多數人認為,目前平遠縣行政村年集體經濟收入要達到3萬元的目標尚且不易,何況是“生產發(fā)展、生活寬裕”這兩個高標準;而“村容整潔”與“鄉(xiāng)風文明、管理民主”兩者相比,更容易操作和實現。
于是,大家交流后得出一個結論:從最容易處做起,先實現村容整潔。不少駐村干部便從這方面著手,配合該縣開展的“潔凈平遠”活動,在村里進行保護環(huán)境衛(wèi)生宣傳,努力改變村民隨地倒垃圾的生活習慣,并向派出單位申請專項資金,建造垃圾池,定點倒垃圾,建設村容整潔的新農村。
引水入渠
網絡走進平常百姓
這個論壇還推動了當地農村信息化的進程。
在開展駐村工作中,駐村干部身兼數職,做起了農村信息員,利用自身的網絡知識,及時為農民收集和發(fā)布市場信息,幫助農民了解市場行情,引導農戶加入臍橙、甜玉米和三華李等專業(yè)合作社。目前,在駐村干部的幫助下,全縣先后組建了臍橙、金柚等6個農科協會和28個農民經濟合作社。
省社保局駐大柘鎮(zhèn)超竹村干部為該村“兩委”干部舉辦信息網絡培訓班,讓村干部掌握電腦基本操作知識,教他們上網查閱資料,了解相關信息。
陳冠金是村里靈芝種植戶,上世紀70年代末就開始辦起以靈芝、香菇、木耳為主的種養(yǎng)場,1998年開始潛心研究赤靈芝種植技術。在駐村干部的影響和帶動下,他認識到網絡的重要性,買了一臺電腦,經常上網了解靈芝種植技術和市場銷售信息。目前,他的生產基地年栽培靈芝25萬多株,年收入20多萬元,被鄉(xiāng)親們譽為“靈芝大王”。
網絡漸漸走進農村,走進農民生活。村民慢慢接受了網絡這個新鮮事物,一些富起來的農村經紀人和老板已把電腦抱回家。這些變化,為目前正在進行的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推動了農村信息化的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