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經常上網,會發(fā)現(xiàn)廣東有一個網友叫“汪帥”。這個“汪帥”可有點“來頭”,他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巴魩洝边@一網名是網友們給他封的。在一次采訪中,記者曾親耳聽汪洋說:“‘汪帥’這一網名不錯,很受用,很受用?!?/p>
“放肆”中的民主氣氛
對于汪洋的“網事”,人們印象最深的,怕是今年2月3日,汪洋和廣東省省長黃華華通過省內主要新聞網站發(fā)布了《致廣東網民朋友的一封信》,熱情邀請網民“灌水”、“拍磚”。
公開信發(fā)出后,省內外網民留言5萬多條,點擊超過千萬次。僅奧一網就有網民發(fā)帖3萬余條捎話給汪洋。
4月17日,網友們熱盼的書記、省長與大家見面的時刻到了。在珠江河畔的一個會議室里,汪洋、黃華華與十幾名網友圓桌而座。汪洋首先發(fā)話:“以前在網上發(fā)言很‘放肆’,今天你們仍然可以‘放肆’!”他的開場白引起一陣笑聲,也開啟了現(xiàn)場開放、活躍的氛圍。
“解放思想,欠發(fā)達地區(qū)就是要找差距、尋思路、重民生。”“白天衛(wèi)星圖上的珠三角全是黃灰一片,綠色很少?!?amp;hellip;…“灌水”觀點鮮明,“拍磚”毫不客氣,現(xiàn)場掌聲、笑聲不斷。
書記、省長神情專注認真傾聽,時而低頭記上兩筆,時而即興回應幾句。
現(xiàn)場在座的廣東省發(fā)改委、教育廳、公安廳、財政廳等職能部門負責人,也紛紛記錄,表示要將網友們的建議和意見納入到今后的工作中。
“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要積極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充分利用好網絡民主平臺,對有效保障和實現(xiàn)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蓖粞笤谂c網友見面后表示,這種互動方式今后將繼續(xù),廣東各級黨委政府將以更加開放的視野、平等的心態(tài)、法治的理念,構建充滿活力、和諧有序、建設性的網絡民主平臺。
高官“網事”溯源
記者了解到,汪洋與網絡其實有深厚的淵源。網友“挖掘”到,汪洋當年到重慶上任后的一系列執(zhí)政措施和理念深得重慶網民愛戴,“汪帥”一名即那時由網民所封;2007年重慶經濟工作會上汪洋使用筆記本電腦開會,6月汪洋公布個人電子郵箱向全球網友征集建設“新特區(qū)”的意見,并兩次約見提意見的網民,20多次以個人名義回復提意見的網民。尤其是由汪洋主導的2007年重慶統(tǒng)籌城鄉(xiāng)實驗區(qū)建設網絡“問計求策”活動獲得巨大成功,被網民譽為“2007年最具有轟動效應的網絡事件”。他本人也被網民推舉為“2007年度網絡知識分子”。
其實,廣東官員與網友互動要追溯到2003年初,時任深圳市市長的于幼軍與網友“我為伊狂”見面。有媒體稱,于幼軍開高官與網民對話先河,是一次“世紀對話”。
網友“我為伊狂”本名咼中校,他以“我為伊狂”的網名在互聯(lián)網上發(fā)表《深圳,你被誰拋棄》,試圖回答中國最成功的經濟特區(qū)深圳在全國戰(zhàn)略地位下降和特區(qū)何去何從的問題。該文引起全國上百萬網民參與討論。通過媒體穿針引線,于幼軍與咼中校見面。該消息被全國各大媒體廣泛轉載,極為轟動。
“醫(yī)生哥波子”名氣大
博主“醫(yī)生哥波子”,在廣東網民中的名氣相當大,博主的真實身份是廣東省衛(wèi)生廳副廳長廖新波。
“醫(yī)生哥波子”在博客上自我描述很平實:“醫(yī)生哥波子,廖新波是也。廣東臺山人氏,屬猴,性情率直溫和。”
廖新波很坦然地告訴記者:“我的博客上任何討論都可以進行?!彼苷J同博客在大眾傳媒中的積極功能。
記者了解到,自從今年4月份正式推出博客“醫(yī)生哥波子”以來,廖新波的網上人氣可謂直線攀升,目前居人民網第七。
廖新波向記者坦言:“我這樣干,絕不為出風頭,的的確確是想為政府多做些實際工作,為百姓多解決些實際問題!但我也有壓力,作為副廳長,一言一行與政府形象相關?!?/p>
“比如前不久處理‘齊二藥假藥事件’,作為廣東方面的組長,我對事件全過程了如指掌,但我絕不在博客上亂說,必須照顧多方面的影響,最后為受害者爭取到了合理賠償,讓造假者受到了應有懲罰,也得到了網友的贊許。”
在博客中,廖新波千方百計淡化自己“官”的身份,尤其是杜絕官腔,從不回避諸如“醫(yī)療體制改革基本失敗”、“醫(yī)院不應該反哺政府”等一系列尖銳話題。
廖新波當初開博的目的“只是想擁有一個私人思想碰撞的港灣”。殊不知,博客推出后卻受到眾多網友的追捧,令他不僅榮獲了“2006年度十大責任博客”、“2007年度十大名博”的稱號,還就此推出了集博客文章和網友評論而成的書作。
廖新波對記者說:“對于網絡的言論,我們沒有理由責怪,每個人都有說話的權利,尤其在網絡里面,讓人說話天不會塌下來,所以現(xiàn)在我們也提倡網絡,要求大家都上網,多和群眾多接觸、交流。”
人大代表熱評“官員開博”
記者在采訪時了解到,不少網友都對“官員開博”持肯定的態(tài)度。他們認為,領導干部要主動順應歷史潮流,不能面對棘手問題時才去關注網絡,而應隨時利用這個平臺去了解民情、匯聚民智,使互聯(lián)網成為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新途徑;成為聯(lián)系群眾、開闊視野的新手段;成為治國理政、服務群眾的新平臺。
記者就官員開博現(xiàn)象采訪了廣東省人大代表朱烈玉。他認為,博客為官員們提供了一個聽取民意的良好渠道,絕對是值得鼓勵和推廣的。由于在網上反映意見時無須留下姓名、地址等真實身份和資料,更有利于老百姓反映情況。通過博客的平臺,官員能花費相對少的時間,采集到更為廣泛的意見。同時,與網民們在博客上進行平等地交流也有利于打消官員頭腦中難免會存在的等級制度和官本位思想,有利于民主建設的發(fā)展。
廣州市人大代表盧啟明,對于個別網友提出的“應強制性規(guī)定所有官員上網開博”的建議表示,開博只是官員個人的行為,因此,雖然上網開博值得鼓勵,卻無須進行硬性規(guī)定。盧啟明還提出,除了上網開博外,定期通過網絡平臺就當前某個熱點和難點問題,與網民進行實時交流的網上信訪的方式,有著更強的針對性,能讓官員在短時間內接觸更多的市民,解決更多的問題,更加值得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