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7日,在一次直播活動上,時任澄邁縣委副書記、縣長楊思濤(中)與天涯社區(qū)海南澄邁版首席版主張運勝握手。之后,澄邁版網友將橫幅贈送給澄邁縣委縣政府。

  “澄之驕子”:為什么財政收入這么好,我們的工資這么低? 

  “多聽少說”:年關將至,你的心情我非常理解!這里我可以告訴大家財政供養(yǎng)人員將會有一個“肥豬年”,本月十五日我們將預發(fā)去年半年的套改工資,去年十二月份的雙薪和年終獎也照舊發(fā)放。 

  這樣的答疑解惑在“多聽少說”今年年初暴露自己身份后,增加了許多。在海南省澄邁政務網的論壇中早已“潛水”多年的他,來頭可不小:楊思濤,澄邁縣縣委書記。 

  1995年楊思濤來澄邁上任不久,一位網民的提議引起了他的注意。這位網民說,澄邁縣政府應該建立一個政府網站,加強政府和網民之間的溝通。之后,他提出應盡快落實建立政務網站的工作,澄邁縣人民政府網站因此建成。為民辦事的又一途徑就這樣誕生了。

  “多聽少說”辦實事

  2007年7月6日,網友“希翼”在海南省澄邁縣人民政府網“書記信訪”欄目上發(fā)帖稱,縣實驗小學和縣畜牧局拖欠9000多元打印費,5年過去了仍然沒還。讓他意外的是,楊思濤當天下午6時就在網上公開批復了此帖———“看到此帖,氣得頭冒青煙!這不單是‘政府的公信力’問題,而且是政府及其部門‘誠信危機’的體現!此事請縣監(jiān)察局、縣財政局認真核驗,把經雙方確認的欠款數額從縣教育局、縣畜牧局工作經費中直接扣出,四個局的主要領導一起送到打字復印店店主手上,并向店主道歉!” 

  3天內,“希翼”就拿到了這筆欠款。 

  楊思濤愛上網,除了瀏覽新聞外,還特別關注老百姓關于民生方面的投訴。他專門在政府網站上開辟了“書記信訪”欄目,作為百姓信訪的一個便捷渠道。網友“希翼”的帖子就是發(fā)在這個欄目中。也是由于網上名氣大,楊思濤被人民網評為“十大最受關注的地方領導”。 

  當年,隨著澄邁縣政務網“論壇”的開通,楊思濤也趁熱打鐵地注冊了網名。他認為,作為主管一縣的官員,應多聽大家的意見和建議,自己少說話,避免以領導的觀點影響和引導他人,因此他給自己起了個“多聽少說”的名字。他常常進入論壇看看網民發(fā)表的帖子,偶爾也會跟帖。談及為何要“占領”網絡這個陣地時,楊思濤向記者坦言,當群眾直面政府官員時,畢竟還是會有一些心理障礙,難以直言或多說;而在網絡這個虛擬空間,才會將真正的“牢騷”和“苦水”倒出來。 

  今年1月9日,楊思濤給網友們寫了一封“公開身份信”,文中寫道:我是非常關注網民的意見和建議的,也很樂意傾聽網民的呼聲。在網上也曾對網民反映的問題批示過,也曾發(fā)表自己的觀點,以書面的形式批示網民反映的問題那就更多了……比如說網民所反映的“網吧”問題,我以書面形式嚴厲批示過兩次,又如網民反映加樂谷石灘的水電站問題,我也以書面的形式批示過兩次…… 

  “今天我正式亮相,正式打開和網民對話的窗口,主要是因為我發(fā)現越來越多高素質的網民進入‘澄邁縣人民政府網’,同時也因為‘澄邁縣人民政府網’開通了‘縣長互動’欄目,我不能再當觀察員了!也不能只聽不說了!”

  書記為網友追債

  2008年8月8日,網友“阿村”在澄邁縣人民政府網“書記信訪”欄目中發(fā)布了一篇題為《政府部門欠錢可以不還?》的帖子,稱該縣檢察院十幾年前在他父母開的飯店里吃飯欠款近十萬元,現在還沒有還清這筆欠款,請求楊思濤主持公道。 

  此帖一出,立刻引起了“下崗職工”、“紅旗坡”、“見怪”、“小小的天空”等十余名網友跟帖,紛紛表示希望楊書記為其主持公道。 

  “阿村”對記者說,自己名叫蔡甫興,澄邁人。近期回到澄邁老家,得知家中的欠款仍然沒有著落后,萌發(fā)了上網信訪的念頭。“阿村”說:“雖然一開始就聽說了書記以往的工作作風,但對于這種網上信訪心里還是沒有底!” 

  令他沒有想到的是,帖子發(fā)出之后還不到24小時,就收到了楊書記的批示回復,并表示會高度關注此事。 

  8月11日下午,“阿村”接到縣委督查室兩名工作人員的電話,稱要到家中調查,全家人的心在那一刻才真正感覺安穩(wěn)??h委督查室找他核實欠款一事后,懷著激動的心情,“阿村”回帖告知各位網友,稱縣委督查室的工作人員已于昨天前來調查,并對楊思濤表示深深感謝。 

  “真的特別感謝楊書記能如此為民辦事,也特別慶幸有了這個網上信訪方式,讓我們這些普通民眾有了與‘父母官’們最快捷、直接的溝通平臺,讓我們有了問題、冤屈和建議都可以自由暢談,再不會有事無處說、有苦無處訴?!?nbsp;

  13日下午,楊思濤在縣檢察院調研時,要求檢察院高度重視此事,將此事作為警風警德教育的契機。澄邁縣人民檢察院戴檢察長當場表示,將于本周內解決這個歷史遺留問題。 

  同日,楊思濤在給網友“QQlove”提出的“關于公務人員吃喝相關問題”的回帖中表示:不允許行政部門、事業(yè)單位賒賬消費!現因種種原因賒賬了,那就要講誠信,要及時付款,不要給黨和政府抹黑,不要給黨和政府的公信形象抹黑!他批示:請縣紀委、縣監(jiān)察局對行政單位、事業(yè)單位、公職人員賒賬消費進行全面清查,并制訂相關的管理規(guī)定!

  群眾認可網上信訪

  澄邁縣推行“網絡信訪”以后,傳統(tǒng)的信訪件大幅度下降。澄邁縣信訪局局長曾維雄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該縣信訪局2007年共接受各類群眾信訪446件,比2006年下降了39%,是往年信訪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 

  曾維雄說,網上信訪的成本比較低,群眾只要發(fā)個帖就可以反映問題,而不必搭車到縣城來。從結案率來說,只要是合理訴求,一般有關部門都會給予明確答復,結案率達到90%以上。結案率高,群眾自然就會選擇這種方式來表達意愿。這樣即使個別事情辦不了,群眾也會心服口服。曾維雄說,現在網上信訪的案例差不多占到全部上訪件的一半。 

  曾維雄告訴記者,2006年11月,時任澄邁縣縣長的楊思濤在政府網上開設了“縣長信訪”。經過兩年的建設,“縣長信訪”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社會影響很大。群眾在網上發(fā)帖反映問題,楊思濤都會一一點擊閱讀,并對其中的重要問題進行批示,這樣一來有關部門就不會不處理?!靶Ч热罕妬碓L來信好多了?!?nbsp;

  2008年7月,已擔任澄邁縣縣委書記的楊思濤另外開設了“書記信訪”,原來的“縣長信訪”交由縣長霍巨燃擔任版主,兩個網絡信訪欄目的開設,讓澄邁的網上信訪更加快捷,不僅群眾的來訪來信減少了,無形中更減輕了他們的心理壓力。信訪局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自從開設“書記信訪”、“縣長信訪”之后,網上信訪的勢頭增強了不少,分流了很多上訪件。 

  曾維雄認為網上信訪可以就事論事,解決問題比面對面談自然多了。談起將來網上信訪的發(fā)展,他說目前這種信訪方式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群眾的認可,“網絡行政看上去很具有生命力?!?/p>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