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廈門的政府網站將一一接受績效考評。據(jù)悉,此次接受考評的網站達58個,分別為49個政府部門網站、6個區(qū)政府網站、3個管委會網站。此次統(tǒng)一考評,意在進一步推進服務型政府網站建設,提升網站服務民生和企業(yè)的能力。(《海峽導報》)
責任編輯:admin
政府網站是服務民生的窗口,58個政府網站一一接受“服務”考評,如何考評政府網站服務民生的“含金量”?
進入政府網站,首頁、XX概況、XX政務、辦事服務、互動平臺、查詢平臺、招商引資、XX旅游、三農服務等大欄目要方便民眾進入到自己需要的欄目或下一級子欄目閱讀、查詢或互動。政府網站,應該能夠像人一樣和民眾隨時隨地交流,沒有任何障礙,必要的分“量”不能少,政府網站要靠“數(shù)量”來爭取民眾的關心。
開通時熱熱鬧鬧,10年過去了,內容沒有更新,政府網站昏睡百年怎么行?凡是有利于政府工作人員的事大干特干,凡是方便民眾的或視而不見,或敷衍塞責,或拈輕怕重,怎么行?民意征集無下文,或“盡快解決”之類官話一籮筐,政府網站沒有“質”的危機感,怎么取信于民?政府網站要靠“優(yōu)質”來贏得民眾的支持。
政府網站服務民生,被動還是主動?以利為本還是以人為本?這決定著政府網站的服務水平高低。政府網站,重“量”更要重“質”,唯有如此,政府網站才能更好地服務民生,助推美麗中國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