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上傳、分享心里話……現在越來越多的巴西人開始使用社交網絡,并喜歡上了這種“線上生活”。走在巴西街頭經常能聽到社交網絡收到新消息的提示音。據統計,巴西網絡用戶平均每月在社交網站上花費的時間近10小時。

  為什么巴西人對社交媒體如此喜愛呢?21歲的巴西青年泰勒認為,這是由民族的特性決定的。他說:“巴西人非常喜歡交際,我們希望了解其他人的生活,同時也樂于向別人分享自己。”而24歲的安吉爾卻有不同看法,她認為因為巴西人沒有更多的日常娛樂活動,因此越來越多的人喜歡泡在網上看別人在干什么。不管怎樣,社交媒體在巴西越來越受歡迎。

  目前在巴西,臉譜(Facebook)和推特(Twitter)的用戶人數僅次于美國,位列世界第2位?!度A爾街日報》將巴西稱為“世界社交媒體首都”,而《福布斯》雜志將巴西列為“社交媒體的未來”。

  總統也是“社交控”

  通過社交媒體,巴西人的生活正發(fā)生著變化。據調查,巴西人均社交網絡好友數達到了306人。新媒體不僅拉近了人們的距離,還給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就拿旅游來說,巴西人均假期位列世界前茅,與以往不同的是,現在78%的巴西人在旅游時都會使用社交網絡。通過好友分享的資料,人們可以提前了解目的地的大致情況,以及各類省錢“攻略”。時常用這個方法“窮游”的巴西人布魯諾就說:“以前旅行前,我最多和同去的幾個朋友商量,現在有了社交網絡相當于有了7000多萬人給你當參謀,我可以知道目的地有什么特色,還有打折促銷的信息等等,實在太方便了。”

  據世界權威網絡分析機構comScore統計,巴西使用社交網絡的人數已達世界第4位。而巴西民意與統計局(IBOPE)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巴西全國網絡用戶總數已達1.05億人,超過總人口的一半,其中使用社交網絡的人數占網絡用戶總人數的87.6%,而在年輕人中這一比例更高,達到92%,是近年來世界增長最快的地區(qū)之一。75%的智能手機用戶把登陸社交網絡排在手機用途第一位,這一比例比其他智能手機使用大國如美國(63%)和中國(62%)還要高很多。

  拉美領導人也都紛紛將社交網絡作為加大自身影響力、宣傳政府執(zhí)政方針以及拉近同百姓距離的平臺,包括巴西總統羅塞夫、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委內瑞拉總統馬杜羅等大部分拉美領導人都注冊了推特賬戶,并持續(xù)更新保持活躍,透過這一平臺發(fā)布的信息有時甚至比官方媒體還早。擁有超過200萬名“粉絲”的羅塞夫的“推文”經常被巴西媒體引用和分析,作為政府施政的風向標;“推特控”阿根廷總統克里斯蒂娜的最高紀錄是在32分鐘里發(fā)了34條“推文”,每天的“推文”量平均高達近10條。

  代表民意考驗政府

  在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各種改變的同時,新媒體的發(fā)展給政府的執(zhí)政能力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2010年,一項名為《清白案底法》(FichaLimpa)的法案被提出,規(guī)定如果政客在任期內被發(fā)現有舞弊、貪污等違法行為并被定罪后,即使有上訴的可能,也將被直接剝奪8年的選舉權利。此法案提出后遭到了很多政客的反對,然而民眾在各類新媒體平臺上發(fā)起了支持法案的運動,短短數周就有近200萬人線上簽名支持法案通過。2010年6月這一法案正式通過,成為了巴西歷史上第一部由公民通過網絡發(fā)起和推動通過的反腐敗法律,具有歷史意義。

  2013年6、7月份巴西舉辦聯合會杯期間,由于政府宣布公車漲價引起人們不滿,成為全國性示威活動的導火索,短短幾天時間里有上百萬人走上街頭參與其中,羅塞夫的支持率也持續(xù)走低。在新媒體的幫助下,示威現場的真實情況、政府應對措施、甚至一些謠言都被實時傳到網絡上,給巴西政府帶來不小壓力。這次的示威活動發(fā)展之快、參與人數之多不僅令巴西政府意外,更令全世界吃驚,它說明隨著新媒體的普及,一些傳統應對措施可能不再奏效。

  示威結束后,巴西政府吸取了教訓,加大了在社交網絡上的宣傳力度,拉近與民眾的距離。另外為了加強網絡管理,事后巴西在總統府還專門成立了自己的新媒體平臺—“虛擬辦公室”,用于發(fā)布政府的最新消息、與民眾溝通、澄清謠言以及對社交網絡輿情進行監(jiān)控。

  現在,除了一些世界知名平臺,中國、日本和韓國公司開發(fā)的新媒體平臺也紛紛進入巴西市場,相信不久的將來國內朋友在“搖一搖”后能欣喜地發(fā)現更多遠在世界另一端的朋友。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