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區(qū)自今年5月30日成立數據統籌局以來,一直備受外界關注。作為國內首個縣區(qū)組建的數據局,成立之初就以統籌梳理政務數據以及發(fā)布有服務價值的數據為己任。過去兩個多月以來,數據統籌局成為國內媒體以及相關人士關注研究的對象,經過將近三個月的運作,昨天該局首度向媒體公布了第一份“作業(yè)”。該成果被稱之為“4+1”項目。
 
  所謂“4”,其實是指圖識南海、法人平臺、信用南海、數說南海,而“1”則是指“南海一點通”超級APP。筆者了解到昨天公布的五個成果,除法人平臺外,均是面向社會和個人的。其中最大亮點要數圖識南海,這是一張包含17個大類87個小類信息點的南海地圖,大家可以在上面查詢到24萬個生活信息。另外,超級APP堪稱南海一點通的手機版,使用方便,而且可以收到南海權威的突發(fā)事件預警、通知公告以及溫馨提示燈信息。
 
  籌備三個月 數據局橫空出世
 
  5月30日,佛山市南海區(qū)數據統籌局掛牌成立,這也是今年節(jié)后南海領導層用三個月時間謀劃的一個重大舉措,該局的成立為我省實施大數據戰(zhàn)略提供先行的實踐探索。筆者了解到,該局成立后,把分散在各部門的數據收集起來,統一進行提質、分析和應用,并承擔起各部門之間的數據統籌協調工作。
 
  據了解,在過去10多年的建設中,南海在信息化和政務信息建設方面有較好的基礎,在數據統籌局成立以前,全區(qū)各部門的信息化業(yè)務系統達到157個,90%以上的信息系統及數據庫都已部署到區(qū)政務機房。然而,由于信息系統之間存在較多體制機制的壁壘,信息數據呈現出分散、無序的孤島現狀,信息數據的實際利用率非常低。
 
  “過去各部門之間的信息就像一座座信息孤島,難以連通,但是成立數據統籌局之后,就可以加強部門間的橫向溝通,從而克服各部門‘見樹木不見森林’的弊端。”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區(qū)委書記鄧偉根說,大數據的整合可以促進政府決策科學化、推動社會管理精細化、實現民生服務人性化和提升社區(qū)管理民主化。
 
  據悉,南海區(qū)數據統籌局下設政務網絡中心和數據資源中心。其中,政務網絡中心主要負責區(qū)電子政務光纖網絡平臺和政務云平臺的建設運維;而數據資源管理中心則主要負責數據資源的收集整理、提質存儲、共享發(fā)布、分析挖掘和開發(fā)應用等技術實施工作。
 
  該局成立之初,就率先定下階段目標,首階段要建立電子地圖庫、企業(yè)庫、人口庫、政務庫、市政庫等,實現政務數據大融合,并通過數據統籌與共享,給企業(yè)群眾帶來更多便利、貼心、高效、公平的政府服務。
 
  動態(tài):
 
  首批成果 昨揭開面紗
 
  昨天上午,南海區(qū)委區(qū)政府召開發(fā)布會,首度對外界展示新成立的數據統籌局的階段成果,此次展示的成果統稱為“4+1”項目,其中“4”是指圖識南海、法人平臺、信用南海、數說南海,而“1”則是指“南海一點通”超級APP。
 
  1、便民數據 一張地圖可展現
 
  會上,南海區(qū)委常委蘇巖向與會人員詳細介紹了“四+1”的實際應用。他首先介紹了“圖識南海”,“這是佛山五區(qū)中最先推出的互聯網版電子地圖,包括17大類87小類、約24萬個服務信息點。無論是市民還是游客,大到去政府部門辦事、旅游、求醫(yī),小到找?guī)?、找公共自行車站,都可以在地圖上找到。”
 
  2、企業(yè)數據 可強化對企業(yè)動態(tài)監(jiān)管
 
  至于“法人平臺”,蘇巖介紹,這是提供給政府部門使用的企業(yè)信息管理共享平臺,里面收集了涉及44個部門、超過15萬家企業(yè)的3178項數據。“過去,44個部門各自掌握著企業(yè)某個方面的信息,都有一些,但都不全?,F在則可以一覽全貌,再不是盲人摸象。”他說,會以此為基礎數據庫,衍生出跨部門的企業(yè)監(jiān)管平臺、企業(yè)服務平臺等綜合應用平臺。
 
  至于“信用南海”,則是從“法人平臺”衍生出來的面向公眾提供企事業(yè)單位、社會組織等各個方面的信用信息查詢。“信息的公開,既有利于企業(yè)形象、品牌的宣傳,也有利于加強公眾對企業(yè)行為的監(jiān)督,引導企業(yè)增強社會責任意識,誠信守法。”
 
  3、政務數據 集民生與產業(yè)數據之精華
 
  而“數說南海”則是南海打造的一個數據開放平臺。蘇巖介紹,數據開放是大數據應用的基礎性工作,也是大數據時代政務公開的必由之路。“數說南海初步開放48個單位的304個數據集,共14萬多個數據記錄,涵蓋了生活服務、企業(yè)服務、城市建設、勞動就業(yè)、醫(yī)療健康、政府機構和社會團體等17個主題。”據悉,類似的數據開放平臺自2010年出現后便風靡全球,但國內已上線的只有北京、上海,而南海則是第三家。
 
  蘇巖進一步分析說,從數據類別來看,北京開放的數據主要面向民生,為市民提供交通出行、旅游娛樂、生活服務、就業(yè)社保等內容。上海開放的數據主要面向產業(yè),為企業(yè)提供經濟管理、工業(yè)交通、商業(yè)貿易、資源能源、城鄉(xiāng)建設等內容。“南海開放的數據取北京、上海之長,綜合考慮了市民和企業(yè)對政務數據的需求,提供了多樣化的數據格式、歷史數據下載和數據預覽等特色功能。”
 
  4、超級APP 南海一點通的手機版
 
  發(fā)布會最后還專門介紹了“南海一點通”超級APP。原來,該APP除了可以瀏覽“南海一點通”門戶網站信息,下載各類公共服務移動應用外,還增加了向市民統一發(fā)送及時、權威的突發(fā)事件預警、通知公告和溫馨提示等信息的功能,使市民免受各類推送信息和垃圾短信的干擾。“這種集成式政務應用在全國尚屬首個。”蘇巖說。
 
  鄧偉根:
 
  政府的開放歸根到底是數據的開放
 
  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區(qū)委書記鄧偉根,是南海區(qū)數據統籌的主推者(或改成倡導者、規(guī)劃者),自2012年時,他便預判“數據”是未來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抓手,因而他提出南海也該來一場“數據革命”。昨天會上,鄧偉根對剛成立不到3個月的數據統籌局表現非常滿意。“他們很辛苦,數據的統籌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加起來,涉及到部門溝通和技術創(chuàng)新,以及大量數據處理,很不容易。”
 
  鄧偉根認為,政府的開放與否歸根到底就是數據的開放。“政府掌握著許許多多數據的一手資源,如果能夠整合好,并且對外開放,這將提升南海的市場競爭力,因為對于很多數據公司或電商來說,可以借助這些公開的數據生成二次產品,激發(fā)南海創(chuàng)意活力。”
 
  對于是否擔心數據公開后會否涉及安全問題,鄧偉根表示,政府的數據有三個層面,一是可以開放的服務類信息;二是有授權開放的信息;三是不能開放的保密信息。而南海要公開的則是第一種。而第二種可以根據權限申請查閱,而第三種則不會開放。“今天是個開始,主要是方便市民和社會,下來我們會將數據進行內部分析,做一些專題研究。”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