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7月人民網開通“地方領導留言板”、建立網友與地方官員直接對話的網絡平臺以來,陸續(xù)有甘肅、福建、遼寧、四川、云南、湖南、湖北等多個省、市、地區(qū)的黨政官員及政府部門聯絡“地方領導留言板”,就網民的意見和建議做出回復。截至目前,“地方領導留言板”日均留言量已突破1100條,成為備受各地矚目的官民互動新渠道。

  網民留言得到各地各級領導高度重視

  為保證留言板秩序,“地方領導留言板”采取“網友匿名留言——領導或政府機構將回復傳遞至人民網——人民網確認來源及內容無誤——由管理員統一發(fā)布回復”這一機制,凡黨政部門發(fā)來的留言回復,刊發(fā)前都經過多種方式進行來源確認,切實保障每條回復都具可信性、權威性,也充分保障網友的權益。

  8月下旬,甘肅省委書記陸浩同志通過甘肅省委辦公廳與人民網取得聯系,就網友留言中的教育亂收費、災后重建建材價格等群眾關切的熱點問題連續(xù)三次進行回復,并且很快落實到行動上,蘭州教育收費、建材市場價格混亂,此后不久都成為當地政府的主抓要務。中國新聞社、《法制日報》、《甘肅日報》多家媒體陸續(xù)報道此事,“省委書記頻頻‘現身’網絡回復網友留言”一時傳為佳話,網友在留言中既為省委書記切實重視網絡輿情的舉動叫好,也紛紛肯定留言板的切實意義所在:“官員在網上與群眾建立溝通渠道是最簡單易行的”;“不錯,河南省也該學習”;“希望安徽也出現幾個這樣的好干部”;“此乃時代書記,值得其他省市的領導學習”;“如果我們的每個領導都能做到這樣,我們的國家何愁不富強”;“網上解決問題的方法應全國推廣,也值得一些干部學習”;“現代科技已能夠方便快捷的解決行政問題,關鍵在于執(zhí)行”;“如果各級領導都能積極處理群眾反映的問題,那么社會風氣很快就好轉了,不怕有問題,就怕都在躲問題”。

  8月22日,白銀市回應網友寫給市委書記袁占亭同志的留言,就新農村建設當中“搬新居工程”的房價問題做出解釋說明:積極鼓勵農戶根據各自的經濟基礎和承受能力,在新村規(guī)劃區(qū)內建設新居,但從未以任何一種方式強迫任何一戶農戶交多少錢建設新居。

  9月2日,云南昭通市政府受市長王敏正委托,發(fā)來對網友留言的回復,針對網友留言所提出的“狠抓干部作風”,王敏正在回復中向網友表態(tài):該問責的問責,該免職的免職,該依法追究責任的依法追究,嚴肅處理,決不手軟,決不姑息遷就。

  9月10日,受湖南省委書記張春賢同志轉托,長沙市政府辦公廳對wenjing265等網友在“地方領導留言板”中寫給張春賢同志的部分有關長沙的留言做答,辦公廳負責人同時表示,張春賢同志看到了網友們的留言,并專門轉給長沙市做以處理。一同發(fā)來的還有長沙市市長張劍飛對網友留言做出的回應,就多位網友關注的長沙市政規(guī)劃改革問題,給予詳細解答,并向長沙市民做出承諾。

  在部分地區(qū),回復網友留言已經成為領導干部和黨政機關近來的每周慣常工作。9月15日、24日,甘肅白銀市委書記袁占亭委托白銀市委外宣辦,持續(xù)每周發(fā)來留言回復,就近期網友們提出的新問題進行回答;9月17日,貴州黔東南州委辦公廳發(fā)來州委書記對網友留言的回復,州委書記廖少華以個人名義,首次一口氣回復了11條網友留言后,又在22日再次發(fā)來新的留言回復,因其中一位網友的問題沒有說清,廖少華還留下了州委辦公室的電話,希望網友與他直接取得聯系,好解決問題……

  對民眾而言,“地方領導留言板” 為百姓提供了參政議政的新平臺,平時不好說、不敢說、無處可說的話,可以在留言板上對領導直言不諱、一吐為快;而對領導干部來說,這一平臺也成為官員們獲取“原生態(tài)”社情民意的很好途徑,上網聽取民意、網下解決問題已經逐漸成為官員的執(zhí)政新習慣。

  持續(xù)關注“地方領導留言板”,并幾次報道留言板動態(tài)的《法制日報》分析指出:海量、及時、真實的網絡原生態(tài)信息,不僅使中國民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得到前所未有的保障與擴展,同時也對各級政府的執(zhí)政方式與智慧帶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能不能獲得真實、高效的社情民意,能不能積極參與、影響并引導網絡民意,并與之形成一種良性互動,不僅直接關系到政府官員能不能打贏信息戰(zhàn),更是直接考驗著一個黨與政府的執(zhí)政能力。正因為如此,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機關、地方領導開始日益重視互聯網的作用。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