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微信等網絡新興媒體的迅猛發(fā)展,既給人們帶來了生活和工作的改變,也為各地樹立和推廣地方形象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近年來,我市宣傳部門高度重視互聯網陣地建設,積極建設、發(fā)展和運用新興媒體,通過開設“梅州發(fā)布”(人民、新浪、騰訊)政務微博、微信等傳播、互動平臺,主動占領輿論傳播新陣地,積極宣傳推介客都梅州新形象。去年底,“梅州發(fā)布”微信獲評廣東“十大區(qū)域特色微信”稱號;今年初,“梅州發(fā)布”微博被人民網評為2014年度“十大辦實事政務微博”,是“梅州發(fā)布”被人民網評為2013年度“十大政務微博”之后的又一次登榜?;仨?ldquo;梅州發(fā)布”的運作歷程,可為如何用好新媒體推廣地方形象帶來若干啟發(fā)。
 
  一、借力微陣地,傳播新形象
 
  “梅州發(fā)布”是市委、市政府重要的信息發(fā)布平臺,既是對外傳播客家文化、展示客都梅州新形象的窗口,也是溝通世界的新橋梁、聯絡民情的新紐帶。
 
  從2011年開始,市政府新聞辦先后分別在騰訊、新浪、人民網開設“梅州發(fā)布”官方微博,搭建“梅州發(fā)布”微博大廳。目前,市直各單位和各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共開通了64個官方微博。2014年3月,為適應形勢的發(fā)展需要,又專門開設了“梅州發(fā)布”官方微信,努力推動全市政務微信建設,從而增加了我市政民互動的平臺。至目前,全市市直各單位和各縣(市、區(qū))人民政府共開通了40多個官方微信賬號。去年,我市通過“梅州發(fā)布”微博、微信,分別組織了“曬曬我美麗的家鄉(xiāng)-夢里客家·美麗梅州”微攝影大賽、“客都梅州·美不勝收”微信大賽等活動,有效提升了梅州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二、開展微訪談,搭建溝通橋
 
  2013年3月,我市與人民網聯合推出“微觀梅州”系列訪談活動,分別開設“對話市長(市政府領導班子成員)”和“市政府各工作部門一把手訪談”2個欄目,每兩個月安排一次市政府領導班子成員上線,每月安排一次市政府各工作部門主要負責人上線。2014年起,微訪談活動增加場次,每月安排一名市政府領導班子成員上線、一名各縣(市、區(qū))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上線、兩名市政府各工作部門主要負責人上線,積極回應社會熱點和網民關切的問題,推介梅州市經濟社會發(fā)展的新思路、新舉措、新成果和新經驗,正面引導了輿論,樹立了政府良好形象,進一步提高梅州的知名度。2014年8月,“梅州發(fā)布”參加了由人民微博、人民網《網絡輿情》雜志聯合舉辦的“政務微博課堂”系列訪談,專門作了“談如何用微博服務民生”的經驗介紹。
 
  三、阻擊假信息,傳遞正能量
 
  網絡時代,人人都有麥克風。網上信息魚龍混雜,真假難辨。針對網上出現的那些虛假、不實信息,必須及時通過政務微博等進行回擊,同時通過正面發(fā)聲使網絡謠言各個擊破。
 
  2013年8月17日,我市五華縣因受強臺風襲擊以致部分鄉(xiāng)鎮(zhèn)受災損失嚴重,個別微博用戶發(fā)布了“多座水庫垮塌、死亡100多人”等謠言,引起了網民的關注、轉發(fā)和當地群眾的恐慌。發(fā)現情況后,我們及時聯系市、縣三防、應急等部門,了解事情真相,并通過“梅州發(fā)布”官方微博第一時間發(fā)布權威信息,正面阻擊虛假信息,實時公布受災情況,宣傳防災減災知識,消除了群眾的恐慌心理。去年6、7月間,針對個別網民發(fā)帖引發(fā)的我市江南新城建設涉圍龍屋事件,我們通過“梅州發(fā)布”官方微博、微信進行積極回應,澄清事實真相,正面引導網民,得到了網民的理解和支持,使網絡炒作聲音逐漸平息。
\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