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點開省政務服務中心網站,就會看到一個彈出的“智能服務小助手”,依托“智能政務平臺”,只要與“智能服務小助手”在線聊天,就可以解答行政審批方面的政策法規(guī)問題。這是省政務服務中心在電子政務服務方面推出的又一項新服務。
事實上,海南始終把行政審批上網、大力推行電子政務作為加快簡政放權改革的一項重要措施加以推進。
省政務服務中心主任王靜表示,推行電子政務,一方面用無情的電腦管住人腦,用科技手段限制了政府權力,明確了權力的邊界和規(guī)劃;另一方面用網絡手段把“制度籠子”變成“玻璃籠子”,最大限度讓權力運行過程公開透明,可查詢、可追溯,讓社會公眾可以對權力依法運行實施監(jiān)督。
因此,從啟動簡政放權改革開始,我省就高度重視電子政務的發(fā)展。在對全省38個具有行政審批職能的部門和單位所有行政審批事項的全面清理基礎上,我省出臺了《海南省行政審批目錄管理辦法》,建立全省統(tǒng)一的行政審批事項目錄,也就是政府行政審批的動態(tài)“權力清單”,在這個清單之外一律不得實施審批。同時,我省大力推行網上標準化審批,全省建設“一張審批網”和共享大數(shù)據(jù)庫,制定了行政審批業(yè)務標準規(guī)范,審批流程優(yōu)化為8類,每個項目審批環(huán)節(jié)最多不超過4個,并固化在審批系統(tǒng)計算機程序中,減少審批自由裁量權。
電子政務也有力推動了權力清單、責任清單、負面清單“三張清單”的建設。進入海南省政府信用信息網,全部605個省級行政審批事項和246個省級行政管理服務事項所有信息一應俱全,包括了每項行政審批的8要素:名稱、審批部門、法律依據(jù)、申報條件、申報材料、審批流程圖、審批時限、收費依據(jù),以及每個審批環(huán)節(jié)的經辦人、聯(lián)系方式、咨詢和投訴電話等。公眾甚至還可以通過用戶評論、過去審批項目的辦理質量等,對政府運行權力的情況加以評價,進而影響政府部門的信用水平。
去年,省級行政審批權力100%上網,網上審批率達到80%以上。與此同時,我省在公共資源交易市場改革中推行陽光交易,每個環(huán)節(jié)公開信息都能在互聯(lián)網上查詢到。
“其實最終的目的,都是把工作程序用計算機進行固化,用電腦管住人腦,有效防范圍標、串標、暗定投標人、門檻設定不合規(guī)等問題?!彼f。建立全省電子證照庫,讓群眾只要帶一張身份證或工商執(zhí)照確認身份就可以辦理,減少辦理審批時攜帶各種材料的繁瑣。
目前,海南正在打造“全省一張網”的政務服務體系,用一套審批系統(tǒng)一直延伸到村?!跋M蠹抑灰獛б粋€身份證件,不管在哪里,都可以享受到像銀行一樣的政務服務?!蓖蹯o說,相信這一天很快會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