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當前社會一大社交平臺,同微博一樣,微信也日益成為反腐倡廉的主戰(zhàn)場。而不同于微博上以群眾曝光為反腐主要手段,微信反腐的途徑,以各地紀委開通微信公眾號接受群眾舉報為主。

 
  微信成反腐“新利器”
 
  2016年1月1日,“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微信公眾號正式上線,成為過去一年微信反腐領域的“頭一件”大事。
 
  據(jù)中央紀委官網介紹,“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微信公眾號聚焦紀檢監(jiān)察特色內容,突出原創(chuàng)、突出獨家,力求視角權威、內容豐富、服務便捷、表達貼心。
 
  而除了日常推送文章外,該公眾號還設置了“四風舉報”“微信大廳”兩大功能——點擊“四風舉報”,頁面就會跳轉至中央紀委黨風政風監(jiān)督舉報平臺,公眾可以對公款吃喝、公款旅游、違規(guī)配備使用公車等12種“四風”問題進行分類舉報;而點擊“微信大廳”,則能查看到25個省、市紀委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微信公眾號在開通當天,便推送4篇文章,其中《微信開通“四風”舉報,我來教你使用吧》一文,更是手把手地教網友如何用微信舉報“四風”問題,這篇文章的閱讀量也迅速突破10萬人次。
 
  法治周末記者發(fā)現(xiàn),“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微信公眾號開通這一年多來,幾乎以每天更新3至4篇文章的速度,向公眾傳遞著中央紀委的反腐新動向。據(jù)統(tǒng)計,“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微信公眾號的文章平均閱讀量超過兩萬人次。
 
  伴隨著“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微信公眾號的開通,配合此前已經開通的中央紀委官網監(jiān)督舉報曝光專區(qū)、中央紀委APP反“四風”一鍵通,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將形成“網報刊”一體、傳統(tǒng)媒體與新興媒體融合互動發(fā)展的傳播格局,構建“一網一端一微”的立體傳播形態(tài),更好地服務全面從嚴治黨、服務讀者。
 
  利用微信反腐,最先由地方紀檢單位推廣開來。早在2013年3月底,浙江溫州市洞頭縣紀委便在全國率先設立官方微信舉報平臺,接受群眾舉報信息、受理違紀等問題。此后,包括山西省潞城市紀委、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紀委監(jiān)察局、貴州省凱里市紀委監(jiān)察局、廣東省廣州市紀委監(jiān)察局、四川省廣安市紀委監(jiān)察局以及重慶市紀委監(jiān)察局等多個行政機關先后陸續(xù)建立官方微信公眾平臺。
 
  之后,省級紀委微信公眾號陸續(xù)開通,不斷豐富、完善微信反腐舉報途徑,引導群眾有效開展舉報活動。而“中央紀委監(jiān)察部網站”微信公眾號的上線,開通了國家層面的微信舉報平臺,標志著將微信運用到反腐工作中,已經成為當前反腐工作的“新常態(tài)”。
 
  “好渠道要有好運作"
 
  通過微信公眾號的舉報途徑,群眾無須通過信件、快遞、舉報箱等傳統(tǒng)手段,而只需在手機上輕輕一點,就可將貪污腐敗、違法亂紀的照片、視頻、文字隨時反映到紀檢監(jiān)察部門,不僅能夠暢通民眾舉報的渠道,也極大地拓寬了紀檢監(jiān)察部門獲取違法違紀行為的線索來源,提高了查處案件的工作效率,是“官方反腐”與“民間反腐”在網絡時代通力合作的范本。
 
  不過,好的渠道要有好的運作,才能切實發(fā)揮效用。要想用好微信這一反腐“利器”,則需要紀檢監(jiān)察機關立說立行,以負責任的態(tài)度回應民眾的期待。當成千上萬份微信舉報如潮水般涌來,相關紀檢部門是否安排了足夠的人力、合理的制度來應對和處理?這成為新手段能否有效開展的關鍵。
 
  有觀點認為,對于微信舉報反腐,一方面要建立及時的受理機制,對每一個微信舉報都要及時受理、研判和查證,而不是置之不理、不聞不問;另一方面,要建立迅速的問責機制,讓腐敗分子早日得到應有的嚴懲。
 
  唯有如此,微信反腐才能一路走好,真正發(fā)揮“利器”的作用;否則,接到微信舉報后扔到一旁、置之不理,或是答復千篇一律、不見后文,群眾的舉報和監(jiān)督熱情很快會消失殆盡。
 
  微博互動刷新格局
 
  “微博一轉,關注數(shù)萬;紀委一動,倒下一片?!边@句話形象地描繪了微博反腐的狀況。
 
  說起2016年的微博反腐,就不能不提發(fā)生在寧夏西吉縣火石寨鄉(xiāng)個別干部涉嫌貪污涉農惠農資金一事——全國檢察機關第一例網絡公開受理和公示微博舉報反腐的典型案例,就出在了這一年。
 
  2015年1月,寧夏貧困縣西吉縣的許多村民發(fā)現(xiàn),自己的個人名下都多出了一至兩個神秘賬戶,該賬戶以各種惠農名義打進了的錢款,此后又被人轉走。
 
  據(jù)媒體報道,西吉縣村民李偉(化名)在信用社查詢得知,自己名下有一個未知的儲蓄賬戶,從流水賬單可以看出,2011年11月3日,該賬戶以“西芹蘿卜”為名,進賬第一筆錢1603.24元,此后直到2015年1月2日,該賬戶累積進賬34095.88元。但在2015年1月2日,這三萬多元的進賬已相繼被取走,只剩1.62元。
 
  當李偉向村里的會計詢問異常情況時,會計稱并不知情,次日他前往火石寨鄉(xiāng)政府,鄉(xiāng)長和鄉(xiāng)黨委書記也表示不了解此事。然而兩天后,他接到鄉(xiāng)會計打來的電話,對方稱存折的事“鄉(xiāng)里正在處理,就不要再擴散了”。
 
  同樣的情況還發(fā)生在其他村民身上。從2015年6月開始,微博用戶“@火石寨丹霞地貌”便持續(xù)發(fā)布有關狀態(tài),舉報村鄉(xiāng)干部沒有經過村民同意,便在村民名下辦理存折,5家農民存折三年間累計進賬68萬元,進賬款項涉及危房改造、代發(fā)低保、良種補貼、農資補貼、退耕還林、地膜補貼等。
 
  2016年4月11日,西吉縣檢察院在官方微博公開答復:“關于您舉報西吉縣火石寨鄉(xiāng)個別干部涉嫌貪污涉農惠農資金一事,經我院初查,已決定對火石寨鄉(xiāng)政府原鄉(xiāng)長王某某、馬某某,原會計王某以涉嫌貪污罪立案偵查?!?/div>
 
  隨后,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新媒體實驗室官方微博“政務微博觀察”,更是轉發(fā)并評論:“這或許是全國檢察機關第一例網絡公開受理和公示微博舉報反腐的典型案例,也為紀檢微博給出了示范。暢通法治渠道、正視民意訴求、積極有效作為,一切只在乎如何把握信息公開的時、效、度。敏感、涉密不應成為推進社會公平正義的思想羈絆?!?/div>
 
  近些年,民眾通過微博曝光腐敗的案例并不少見。
 
  2015年7月,名為“不一定38610”的網友通過微博發(fā)文稱,其系黑龍江省慶安縣經偵大隊副大隊長的妻子,丈夫利用警察職務之便貪污受賄,還將犯罪嫌疑人高檔手表占為己有,并有婚外情、家暴等行為。
 
  7月21日下午,慶安縣公安局通報稱,新浪微博上午出現(xiàn)一則黑龍江省慶安縣公安局經偵大隊副大隊長姚永軍的妻子王洪濤反映其丈夫利用職務之便,貪污受賄、實施家暴的視頻,針對這一情況,慶安縣公安局高度重視,立即召開黨委會,研究決定停止姚永軍工作。
 
  將每個終端納入到監(jiān)督之網中
 
  值得重視的是,各地紀委也不斷重視利用微博的力量,與民眾加強溝通。繼2010年年底,全國首個紀委、監(jiān)察、預防腐敗局官方微博“中山紀檢監(jiān)察”開通以來,到如今,全國多地省、市紀委均已開通官方微博。
 
  不過,大多數(shù)紀委微博都尚不具有接受網民舉報的功能。相關微博通常在首頁即注明:如有舉報、投訴,需通過郵件、網站、電話等其他渠道反映。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廉潔研究與教育中心主任任建明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指出,不設置舉報功能,與反腐工作的特殊性有關,并不是所有的案件線索都適合公開,其中涉及隱私、保密性質的信息,還是應該謹慎對待。
 
  “如果有舉報人在微博等網絡平臺上發(fā)布了本應事先保密的信息,就相當于預告給當事人了,會給日后的紀檢工作帶來阻力?!北M管任建明很看好微博平臺輿論監(jiān)督的作用,但他同時也提醒大家,還是應該理性對待新渠道的應用。
 
  但不可否認,進入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要將群眾監(jiān)督的力量激發(fā)出來、繼而產生強大的反腐效應,顯然,重視并運用群眾監(jiān)督這股體制外的強大監(jiān)督力量,是有效之舉。
 
  有評論認為,相關部門既嚴格監(jiān)督機制制度,又創(chuàng)新巡視監(jiān)督方式方法,運用新媒體更廣泛更科學地激發(fā)群眾反腐的力量,充分利用政府官網、微博微信這類新媒體,就能在最大程度上將互聯(lián)網每一個終端納入到監(jiān)督之網中,實現(xiàn)反腐宣傳的全覆蓋,消除任何可能的監(jiān)督漏洞,絕不讓任何頂風違紀犯罪行為處于監(jiān)督盲區(qū)。
 
  如今,隨著反腐進入“無禁區(qū)、無上限、零容忍”的新常態(tài),相關部門正越來越主動頻繁地運用新媒體的力量傳播和擴散反腐力量,將反腐效應以幾何倍數(shù)放大,客觀上促使“不能腐”“不敢腐”“不愿腐”的政治氛圍的形成。

  原標題:“兩微”開啟 指尖反腐格局
責任編輯:admin

關注國脈電子政務網,政府CIO的思想陣地與交流平臺,5000位政府CIO在這里讀懂“互聯(lián)網+政務”

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