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南京市江寧區(qū)房產局局長周久耕近日被網民曝出抽“天價煙”、戴10萬一只名表“江詩丹頓”后,有網民發(fā)帖稱這還是小巫見大巫,報料稱陜西省漢中市佛坪縣縣委書記楊光遠佩戴著一款52萬元勞力士名表。楊光遠書記稱自己被誤會,所佩戴的是當初用援藏津貼購置的2000多元的梅花牌手表,目前市場價值近3000元,已委托專人為自己開始維權。(12月23日《三秦都市報》)

  若情況屬實,網民這回算是走眼了,曝光久耕局長時的那種高歌猛進與亢奮情緒,難免要大打折扣。會不會哪里跌倒哪里爬起來,繼而致力于下一個“小巫或大巫”?很難說,但對于網民近期熱情高漲地監(jiān)督官員衣著穿戴,敝人實在不敢有太多奢望———只能局限于“抽煙戴表式”的監(jiān)督很難看出有多少可持續(xù)性。

  有的干部“學習”能力很驚人。“不敢上班”的周久耕也好,“及時辟謠”的楊光遠也好,他們的“遭遇”會怎樣教育廣大“奮斗”在一線的官員們呢?斗膽下個斷言:如果網絡搜索繼續(xù)這么高調地以揪出奢華官員為己任,那么官場保不齊會出現如此傾向———大家更注重“演技”了,說話干事低調了,穿著打扮樸素了,必要時也會裝裝慫,裝裝窮,充分回避輿論洶涌的劍鋒。天下最易之事莫過兩件:一曰“裝弱”,二曰“裝窮”。“裝強”很難,別看都說打腫臉能裝胖子,那也是需要有足夠底氣的,但“裝弱”就要容易多了,只要在公開場合管住嘴巴,少說得罪民意的強悍話,偶爾再擺擺虛懷若谷的樣子,基本就成功了一大半。“裝富”也很難,兜里沒錢非要裝大款,穿好的吃好的用好的,只能死要面子活受罪,但“裝窮”就不一樣了,只要穿得簡樸點用得大眾點處處低調點,億萬家財也能鼓搗出窮酸扮相來。

  這樣子好不好呢?按說讓官員有所顧忌,比現在這樣招搖過市地“裝大爺”要讓大家舒坦得多。但輿論反腐的目的,可不是簡單地提醒官員把露出水面的劣跡隱藏好,然后就高呼“形勢一片大好”———這等于是輿論的自欺欺人。畢竟對于官員而言,“嚴查低價房”之類得罪民意的話可以不說,因為不說也不妨礙直接去做;天價香煙可以不拿出示人,因為將豪華煙裝到廉價煙盒里也沒多麻煩;名牌手表可以不戴,高檔轎車也可以忍著不坐———家財萬貫卻能搞出簡樸、低調的扮相來欺騙一下輿論,好歹也算是過了回“演員癮”,此前不就有貪官一再爆出高超的演技嗎?

  網絡監(jiān)督不該成為表面的盛宴,而需成為網絡時代反腐敗的一支奇兵、一把尖刀。細想想,這還真不是我廣大網民一廂情愿就能實現的,若沒有體制內的力量幫扶,縱然磨刀霍霍,充其量也只能是“自磨”。網民頻繁爆料監(jiān)督官員的穿戴,一個最大的啟示就是:民間仍然存在強大的“反腐力”沒有被充分利用,這些立身于網絡平臺的力量一經釋放,將令我反腐戰(zhàn)線獲得超強動力。紀檢部門老說精力有限,但有沒有心態(tài)麻木、主動性不強的惰性?比如佛坪這位縣委書記被“爆料”之后,按照對官員腐敗“寧可信其有”的監(jiān)督原則,紀檢部門應及時調查,盡快回應輿論,也是最大程度地保護干部。而事實是,沒有看到紀檢人員的影子,看到的竟是縣委書記和手下人的“自證清白”———說服力當然大打折扣。

  老讓網友把一堆拳頭都打到棉花上,人家輕輕一轉身便讓你毫無力量,便很難有持續(xù)打下去的勁頭。紀檢部門實在應作些研究:在網絡輿論洶涌的當下,怎樣與網民的反腐熱情形成互動,用好民間每一份力量,使其盡快進入體系反腐的常規(guī)渠道。不是有人說中國反腐遭遇“腸梗阻”了嗎?充分用好網絡平臺、網民智慧,尊重每一個公民質疑,或許我們會驀然發(fā)現———這就是奇兵、尖刀,這就是新時期反腐敗的新動力!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