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由于傳言“核事件”,河南省杞縣眾多居民離開家園逃往外地。據當地人說,當晚杞縣城里大有“十室九空”之勢。但是,面對政府信息不公開的質疑時,杞縣縣委宣傳部部長王清芝說:“從6月7日凌晨卡源事故發(fā)生開始,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并在第一時間通報了上級有關部門。……最終上級環(huán)境部門認定,沒有危險。既然沒有危險,我覺得也沒有必要去小題大做,也不用一開始就大張旗鼓地公布信息。”(《中國青年報》7月21日報道)
在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保障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的今天,杞縣相關部門負責人面對大面積恐慌事件,竟說出如此不負責任的話,實在是匪夷所思。看來,很有必要好好補補政府信息公開這門課。
首先,向上級報告不是信息公開,也不能代替信息公開。王部長說:“從6月7日凌晨卡源事故發(fā)生開始,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并在第一時間通報了上級有關部門?!钡?,向上級報告情況與向公眾進行信息公開完全不同。對于關系到公共利益的重要事項,不僅要迅速向上級匯報,同時也要及時向公眾公開,這才是政府信息公開的要義。一些居民說得好:“縣政府是關心這事,上級領導也關心這事,難道我們老百姓就不關心這事了嗎?縣政府知道沒事,上級領導也知道沒事,但我們老百姓就不該知道沒事嗎?光顧著通報上級了,怎么就不能及時通知一下百姓呢?”
其次,是否進行信息公開,不能由政府任意決定。是否公開,公開什么,政府無權自行選擇,而必須嚴格遵循法律的規(guī)定。王部長說:“上級環(huán)境部門認定,沒有危險。既然沒有危險,我覺得也沒有必要去小題大做,也不用一開始就大張旗鼓地公布信息。”但是,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guī)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需要社會公眾廣泛知曉或者參與的政府信息,應當主動公開。就算這次卡源事故真的沒有危險性,但由于涉及公眾的切身利益,也必須予以公開。如果政府不嚴格遵守法律的規(guī)定,而是自行選擇性公開信息,那么,今天以沒有“危險”不公開信息,明天以事件敏感不公開信息,政府信息公開就會淪為作秀。
最后,還必須注意的是,政府不主動公開信息,消極應對公民的知情訴求,本身就是一種瀆職,也是封鎖消息。封鎖消息并非光指阻撓記者采訪等行為,不主動公開應當公開的信息就是封鎖消息。許多突發(fā)事件中的信息,例如此次卡源事故,許多信息公眾無從知曉,只有掌握了公權力的政府才有可能最清楚了解相關信息。政府不及時公開信息,公眾也就無從了解信息;政府不作為,公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jiān)督權也就難以真正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