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4日,本報刊文稱,廣東省委辦公廳于今年6月份專門召開的網友意見建議交辦會所交辦的5個方面17個問題全部有了答復,大部分問題已經解決,少數問題正在辦理。從網友提問到解決,僅僅花了1個半月時間。

  “汪帥”鼓勵“搶沙發(fā)、蓋高樓”

  自從2007年推出“我為廣東發(fā)展建言獻策·捎給汪洋書記的話”互動專題后,網民的熱情不斷出現新高潮。去年春節(jié)期間,省委書記汪洋和省長黃華華通過奧一網等網站,向廣東網民拜年,發(fā)出“拍磚”、“灌水”邀請,希望廣大網友做互聯網健康發(fā)展的“拓荒?!?“頂”起一個富有建設性的網絡社會。

  今年5月份,汪洋再一次在奧一網“廣東省網絡問政平臺”鼓勵網絡大俠們“打好鐵、搶沙發(fā)、蓋高樓”,積極為廣東經濟社會發(fā)展建言獻策,及時反映社會各界的呼聲。

  同時,惠州開通網絡問政,河源開通“公仆信箱”、佛山公布首份《解決網民提出的問題及建議任務分解表》……我省各地市先后開通了網絡問政平臺,讓更多網民“網絡參政”,拉近了網民和政府之間的距離。

  “汪帥”是網友對省委書記汪洋的昵稱,之前有網民在網上自稱是“汪帥”的粉絲,曾發(fā)帖《支持汪帥把改革開放進行到底》。在奧一網“廣東省網絡問政平臺”上,河源市委書記陳建華也因為使用實名回答網友提問而被稱為“華哥”,有網友發(fā)帖稱“華哥是百姓的”。

  隨著網絡進一步深入人民的生活,官員觸網已由點到面,由個體到群體,由底層官員到中高層官員,全面提速。將互聯網用于政治溝通,已經是廣東政壇的新趨勢。

  網絡問政從“聽”到“辦”的跨越

  省委辦公廳于今年6月專門召開網友意見建議交辦會,網絡問政已從“聽”變?yōu)椤稗k”。這樣的一個契機,給廣東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前景。

  通過舉辦這次交辦會,我們也可以看到其中可喜的變化,網絡問政的參與面更廣,問政更理性。此次網友提出的17個問題涉及廣州、深圳、佛山、惠州、東莞市委、省財政廳、省交通廳、省教育廳、省環(huán)保局、省工商局等10個單位,個個貼近民生。

  問題通過網絡得以反映,政府解決問題也變得更加務實。此次交辦會后,省委辦公廳網絡信息資源處通過登門等各種方式,加強與各市和各部門的溝通聯系,跟蹤有關辦理情況,并對所交辦的事項進行了催辦和督辦。

  不僅如此,省委辦公廳網絡信息資源處還發(fā)布了《關于建立與人民網、南方網、奧一網網友良性互動機制的工作方案》,該處每天安排專人負責瀏覽、收集、整理、分析網友留言,編發(fā)《網友留言周報》報送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并按照微觀、中觀、宏觀進行分類,進行不同方式的處理和反饋。

  官員從政治前臺走到網上,方便了和網民的交流。網絡成了雙方之間溝通的一座平等橋梁,從政者可以傾聽到更加真實的聲音。而且,網民強大的智慧定能爆發(fā)出前所未有的威力,為廣東的發(fā)展建言獻策。

  在汪洋等重視網絡民意的新一代高層領導的正確引導下,廣東網民的理性化的網絡群體正在形成。由于有這些高層領導的帶頭,各級地方政府部門紛紛傾聽網聲,重視網意,采納網言。網絡的聲音有了回應,建立并實施與網友互動的長效機制已成為廣東高層的重要事務。

  官員觸網、實名回帖,除去了神秘的“面紗”。在網絡上,政治可以很輕松,官員可以很可愛。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