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通過對中外政府網站用戶訪問量、滿意度以及網站功能利用情況的比較,指出政府網站在公眾普及度、利用深度及綜合影響力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分析原因,明確了政府網站功能設計的缺陷、信息內容組織的不完全以及網站宣傳的薄弱和公眾信息素質差異對于公眾接受利用政府網站的影響,進而提出應對舉措。

  關鍵詞:政府網站;電子政府;公眾接受與利用;中外比較

  本文系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電子政務環(huán)境下政府信息資源獲取與利用模式研究”(項目編號:07BTQ017)成果之一。

  政府網站是電子政府服務的重要載體,而“電子政府建設的目標是向公眾提供有效的政府信息管理和好的服務遞送,并通過信息的獲取和公共政策制定過程的參與來增強公眾力量”[ 1 ] 。其中,公眾對政府網站的接受利用狀況不僅反映了各國電子政府建設的實際水平,而且還直接影響政府工作的推廣與深入,因此,有必要從公眾視野研究政府網站建設問題。

  一、中外政府網站公眾接受與利用狀況

  公眾參與既是政府網站建設的目標也是必備條件,公眾接受以及利用政府網站的廣度、深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電子政府建設的實際程度與效果,同時也是衡量政府網站績效的重要指標。從國內外各類政府網站評估體系中發(fā)現(xiàn),公眾進入和利用政府網站情況(如點擊率、訪問量、停留時間等)以及具體服務項目的利用深度、綜合滿意度等已經成為自下而上的以公眾視野考察電子政府績效的基本要素。

  根據(jù)已有的數(shù)據(jù)比較,不同國家地區(qū)間政府網站的公眾接受利用狀況差異迥然,隨著電子政府建設的不斷深入,我國政府網站公眾接受與利用狀況有了明顯改善,但與發(fā)達國家相比,在政府網站的普及度、利用深度及綜合影響力等方面仍有較大差距。同時,與其他類型網站相比,各國政府網站在公眾生活中的總體影響較低,現(xiàn)有的信息提供與服務遞送等功能仍難以滿足公眾需求。

 ?。ㄒ唬┱W站訪問量不斷提升而公眾認知度有待提高

  近幾年來,我國政府網站的用戶訪問量快速攀升,中央門戶網站開通后在短短一年的時間里就創(chuàng)下了日均頁面瀏覽量220 萬人次的紀錄,2008 年前三季度的用戶訪問量就達到13870 萬次,居國內政府網站訪問量之首。同時,商務部網站創(chuàng)下日點擊率超過1 億次的歷史,教育部、國家統(tǒng)計局等部委網站以及上海市、云南省政府等地方政府網站的普及率、點擊率不斷上升,上述結果表明政府網站開始步入公眾視野、進入公眾生活。

  即便如此,與電子政府建設發(fā)達的國家相比,我國政府網站的公眾普及度仍然有待提高。根據(jù)alexa.com 公司對全球2284 個政府網站中聲望最高的前200 名網站排名中(http://alexa.com/topsites/category/Top/Society/Government),我國只有3 個,即外交部網站(第66 位)、證監(jiān)會網站(第1 1 0 位)、國家外匯管理局網站(第1 3 3位)。在與經濟、商務、娛樂等其他各類網站的比較中,政府網站的綜合表現(xiàn)明顯遜色于其他網站(參見表1 )。

1副本.gif

  面對全國1 3 億人口,從整體上講我國政府網站的社會認知度仍然較低。根據(jù)計世資訊(CCW Research )《2 0 0 7 年中國政府公眾網站評估研究報告》的數(shù)據(jù),在我國,訪問過政府網站的公眾還不足一半,僅有42.5% ,其中38.5% 的公眾只是偶爾訪問,經常訪問的僅有4.0%,有5 7 . 5 % 的公眾從未訪問過政府網站,上過互聯(lián)網的用戶中也僅有5 4 . 6 % 訪問過政府網站,沒訪問過政府網站的公眾中有2 9 . 0 % 的人表示從沒聽說過政府網站。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