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由人民日報社主辦的“2016移動政務峰會”在京舉行。此次峰會旨在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探討用好互聯(lián)網這個新平臺、新途徑、新渠道,推進移動政務建設,服務人民群眾。湖南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張文雄在會上以《圍繞人民群眾這個“終端”》為題,作書面主題發(fā)言。

 
  移動政務正迎來一個爆發(fā)節(jié)點。
 
  自從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互聯(lián)網+政務服務”的概念,移動政務的發(fā)展便走上了快車道,在各地紛紛“上馬”。誠然,在當前移動互聯(lián)網越來越廣泛地影響公共事務和政務服務的背景下,讓政務搭上互聯(lián)網+的快車,無疑是很有必要的。但遺憾的是,不少地方卻沒有領會移動政務的真正內涵,僅僅上線幾個政務APP、開通了官方客戶端,便自以為走在了移動政務的發(fā)展前列。殊不知,這些僅僅從政府機構自身訴求出發(fā)的APP,并未給民眾帶來多大的方便。忽略了民眾利益和用戶體驗的所謂移動政務,淪為“花架子”、政績工程,是可以預見的結果。
 
  我們要看到,發(fā)展移動政務的目標是方便民眾,是實現部門間數據共享,讓居民和企業(yè)少跑腿、好辦事、不添堵。也就是說,主體應當是“民眾”。互聯(lián)網+也好,移動數據平臺也罷,都是實現“方便民眾”這一目標的手段。
 
  因此,發(fā)展移動政務,要瞄準“終端”獲得感。即如張文雄部長在發(fā)言中提到的,發(fā)展移動政務,關鍵是用好人民群眾這個“終端”,把信息傳遞到“終端”,把政策服務到“終端”,把正能量輸送到“終端”。
 
  如何瞄準“終端”的獲得感?一方面,要打通移動政務的“最后一公里”。群眾少跑腿,數據就要多跑路。要使移動政務成為便民利民的公共服務平臺,打造“不下班的網上政府”,這就需要大力推動電子政務與新興媒體、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通過移動通信、社交媒體、兩微一端等多渠道,提供更多面向公眾的移動政務服務、掌上政務服務,讓數據動起來、跑起來,使基層和群眾不出門也能辦成事,提高政府辦事效率。
 
  湖南在移動政務的“最后一公里”上,積極打造新媒體矩陣,目前芒果TV客戶端日均視頻播放量超過1.6億,“紅網時刻”客戶端下載量超過1000萬,為傳播主流聲音、發(fā)展移動政務提供了新平臺、新途徑、新渠道。
 
  另一方面,要有頂層設計,打破各部門間的壁壘,實現大數據共享。打破“條”“塊”信息分割的狀態(tài),是真正實現“讓數據多跑路、讓百姓少跑腿”的關鍵一環(huán)。堅決破除不合時宜的陳規(guī)舊制,把該放的放出去、放上網,將權力運行裝進“數據鐵籠”,推進“智能”監(jiān)管,加強“智慧政務”建設。推動信息資源開放共享、互聯(lián)互通,促使政府部門聯(lián)動創(chuàng)新、優(yōu)化服務,讓群眾體驗到移動政務帶來的獲得感。此次鋒會首次推出了中國移動政務影響力榜單,湖南成為2016移動政務影響力榜“十佳省區(qū)市”之一。如此成績,足以看到湖南在移動政務上付出的努力。
 
  移動互聯(lián)網的裂變式發(fā)展無疑是一場深刻、全面的變革,在這一場紛繁復雜的變革中,移動政務只要始終圍繞群眾這個“終端”,便無需擔心走彎路,也必將能迎來移動政務發(fā)展的一馬平川。

責任編輯: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