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神經(jīng)疾病和心理疾病患病人數(shù)不斷增加,許多孤兒病/ 罕見病已經(jīng)開始成為常見病,比如自閉癥、多動癥、阿爾茲海默癥和帕金森癥,更不用說抑郁焦慮等心理疾病像感冒一樣流行(精神感冒)。為什么現(xiàn)代人的大腦和神經(jīng)變得如此脆弱?腸腦心理學認為:原因在于現(xiàn)代人的腸道菌群明顯不同于祖先的腸道菌群,即現(xiàn)代化之后人自身基因變化不大,而人的腸道微生物卻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只有同時考慮大腦和腸腦(包括腸道微生物)才能更好的防治心理疾病和神經(jīng)疾病;只有同時考慮人類自身遺傳基因(第 一基因組)和人的共生微生物基因(第二基因組),才能更好研究和治療包括上述腦病在內的人類各種疾病(*1)。

小腸菌群可通過菌-腸-腦軸自下而上把腸道免疫力的狀況傳遞給大腦并影響個體行為,如情緒、失眠、焦慮和認知。大腦也可通過腦-腸-菌軸自上而下的影響腸道免疫,即失眠焦慮等心理壓力也可進一步破壞腸道免疫功能(*1)。進入一種惡性循環(huán)的狀況。

腸漏對于應激反應系統(tǒng)的破壞及腸道微生物通過神經(jīng)內分泌途徑對應激素和性激素等重要激素的影響。腸道微生物是人體應激反應系統(tǒng)的重要元件,腸漏可導致應激反應系統(tǒng)功能損傷和激素水平異常,為個體定下了敏感脆弱的基調,而腦漏則會進一步推波助瀾,讓個體進一步滑入應激相關疾病的泥潭之中(*1、2)。

(備注:慢性心理應急能擾亂人體免疫、神經(jīng)精神性及內分泌系統(tǒng)的平衡穩(wěn)態(tài),從而損害健康并誘發(fā)多種疾病??诜壕侵|可改善由于焦慮和緊張的人機關系造成的心里應急日漸產生的許多健康問題。在手術前口服泛菌糖脂質,對預防感性性疾病和腫瘤轉移也是十分有效的

參考文獻:SLEEP, Vol. 32, No. 2, 2009(美國期刊《睡眠》))

抑郁癥是最常見的心理疾病,腸道微生物異常在抑郁癥發(fā)生中的關鍵作用。

除了菌群異常,腸漏也是抑郁發(fā)生的重要推手。十幾年前,就有研究者發(fā)現(xiàn),抑郁患者存在腸漏,體內內毒素(腸道革蘭氏陰性菌產生)含量明顯增加。新研究也發(fā)現(xiàn),抑郁癥患者體內緊密結合蛋白含量明顯低于無自 殺傾向的患者和健康對照,而血液中細菌毒素含量明顯高于后兩者(*3)。

失眠焦慮能治好嗎?

綜上所述,口服泛菌糖脂質可以通過改善小腸免疫功能,改善小腸巨噬細胞活性,改善甚至治愈腸漏癥,從根本上改善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使人體小腸免疫功能得到恢復的同時,改善失眠焦慮等現(xiàn)象。

(備注:

泛菌糖脂質激活巨噬細胞和小腸免疫功能,促進體內褪黑素的新陳代謝,從根源改善腸腦環(huán)境,塑造易眠體質

參考文獻:Journal of Leukocyte Biology Volume 75, June 2004 (美國期刊《白細胞生物學》))

文獻資料:

(*1) Liang S, Wu X, Jin F.Gut-Brain Psychology: Rethinking Psychology from the Microbiota-Gut-Brain Axis.Front Integr Neurosci, 2018, 12: 33.

(*2)CussottoS, Sandhu K V, Dinan T G, et al. The Neuroendocrinology of theMicrobiota-Gut-Brain Axis: A Behavioural Perspective. Front Neuroendocrinol,2018, 51: 80-101.

(*3)OhlssonL, Gustafsson A, Lavant E, et al. Leaky Gut Biomarkers in Depression andSuicidal Behavior. Acta Psychiatr Scand, 2018

責任編輯:whybine